邁向更有意義生活的七個步驟包括冥想、運動和最大化。
職業(yè)治療師Melanie Austin McCain博士表示,要想過有意義的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更加專注。
心理健康是一個以不同方式影響個人的全球性問題。這種體驗取決于背景、個人經(jīng)歷和環(huán)境,優(yōu)先考慮心理健康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盡管這些問題經(jīng)常被忽視。無知并不總是故意的,但有時,我們沒有意識到它的必要性。
為了從焦慮或憤怒中平靜下來,要有意識,控制呼吸,準備平靜的想法,并使用自我同情。
很難平靜下來:我們擔心工作、金錢、健康、伴侶、孩子……不勝枚舉。
讓我們面對現(xiàn)實吧,有很多事情需要擔心,甚至在你打開新聞之前。
這意味著,當大腦有一個空閑的時刻時,它似乎充滿的往往是擔憂,而不是平靜下來。
發(fā)布時間:2024-4-13 瀏覽次數(shù):437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舉重和力量訓練有助于減少抑郁。
力量訓練可以顯著改善人們的癥狀,即使對于那些患有中度抑郁癥和不經(jīng)常訓練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事實上,研究得出結論,包括舉重在內的力量訓練對抑郁癥癥狀更嚴重的人尤其有效。
人們是否“胖了”也無關緊要——擁有更多的肌肉和感覺更好之間沒有聯(lián)系。
最重要的是做運動。
發(fā)布時間:2024-4-12 瀏覽次數(shù):321今天我們來談談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躺平和內卷,這兩種現(xiàn)象看上去好像是對立的,但實際上我們也許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在本質上也許是相關,甚至是一樣的。因為無論是躺平還是內卷我們都可以如果從攻擊性的視角來理解的話,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攻擊性的表達釋放
發(fā)布時間:2024-4-11 瀏覽次數(shù):858今天我們再來談談抑郁,也許我們可以把抑郁理解為一個自我喪失的過程。
因為在表象上我們會看到很多抑郁的人,他開始是呈現(xiàn)一個對外在世界失去興趣,當我們對外在世界不斷的失去興趣失去欲望的同時,我們知道我們內心和外在世界有一個對等的投射的內在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4-4-10 瀏覽次數(shù):329今天我們來談談社交障礙,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社恐,這個現(xiàn)象我們可以這樣來看,有些人在和外界打交道的時候會盡量避免去接觸去交流去互動,他們似乎在他們的內心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他們寧愿待在那樣一個空間當中而不愿意和外界做更多的接觸交流。
發(fā)布時間:2024-4-7 瀏覽次數(shù):292逐幸福如何讓你不快樂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追求幸福會讓你感覺更糟。
研究發(fā)現(xiàn),當追求幸福讓你感到時間不夠時,你就會變得不快樂。
研究中那些一直有變得更快樂的目標的人感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時間更少。
因為時間太短,他們感到不那么高興。
相比之下,那些讓幸!白匀话l(fā)生”而不去追求它的人,不會感到同樣的匆忙,因此更加幸福。
發(fā)布時間:2024-4-6 瀏覽次數(shù):359有一件事可以預測令人滿意的浪漫關系。
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擁有深厚友誼的人成年后往往會有更好的浪漫關系。
研究發(fā)現(xiàn),13歲時與朋友相處得更好的孩子在30歲時對浪漫伴侶更滿意。
青春期是友誼的重要訓練場,它預示著以后會有更令人滿意的浪漫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4-4-3 瀏覽次數(shù):306強迫癥(OCD)常常與強迫性人格混為一談。
例如,具有強迫性人格的人可能喜歡按字母順序排列他們的書籍,但沒有強迫癥。
某人真正患有強迫癥的跡象是,他們的行為是由恐懼或他們試圖擺脫的侵入性想法驅動的。
強迫癥患者絕對不會從中獲得任何快樂或滿足。
發(fā)布時間:2024-4-3 瀏覽次數(shù):322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備受當代哲學和心理學關注,也是這兩個學科始終關注的的主題。事實上,到底是什么構成個人同一性?以及個人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維持自己的同一性?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著許多不同的視角。英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推動了這些概念的發(fā)展,他的理論被認為是上世紀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4-4-1 瀏覽次數(shù):853“你還好嗎?”
有多少次有人問你這個問題,而你卻因為不知道而想哭?在生活中,我們并不總是知道自己是否還好。我們經(jīng)常感到不知所措。你有一種整天被人噎住的感覺。它就像你喉嚨里的一塊石頭,你無法吞咽或吐出。但這就是生活,對吧?
你有沒有尷尬到想要躲起來?當你想到自己所說或所做的令人尷尬的事情時,你內心會畏縮嗎?學習如何克服尷尬可以幫助你繼續(xù)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發(fā)布時間:2024-3-29 瀏覽次數(shù):218這種癥狀與較少的抑郁和焦慮癥狀有關。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握力強是心理健康的標志。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些人可以順利地駕馭自己的情緒譜,而另一些人最終卻常常感到后悔、內疚或羞愧?
當然,許多因素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人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從性格和氣質到育兒方式和自制力。
|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