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我能做任何事”的心態(tài),人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擁有樂觀的態(tài)度,期待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與此同時,他們正在積極影響他們的幸福水平和整體幸福感。
發(fā)布時間:2023-6-16 瀏覽次數(shù):571絕望,顧名思義,就是相信事情不會好轉或者你無法成功。無論您是對自己擺脫債務的能力感到絕望,還是對生活中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感到絕望,這都是一種可怕的感覺。感覺陷入絕望的境地會讓生活變得非常艱難。幸運的是,當您感到無望讓生活變得更好時,您可以做一些事情——無論事情看起來多么糟糕。
發(fā)布時間:2023-6-13 瀏覽次數(shù):433請記住,您生命中的某些時期比其他時期需要更多的自我照顧。在那些您認為自己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壓力時期,這些正是您最需要照顧自己的時候。但將其視為一項投資——投資于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壞主意。
發(fā)布時間:2023-6-13 瀏覽次數(shù):393考作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標志著學生們結束了長達12年的學業(yè)生涯?荚嚱Y束后,學生們既舒了一口氣,又開始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生涯。對于即將走向大學的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做好準備。
探索陌生世界是有風險的,但是這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但是我們也會獲得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知識。所以,哪怕只是因為好奇心,我們也應該堅持走下去,探索那些我們從未走過的道路。
發(fā)布時間:2023-6-8 瀏覽次數(shù):3418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可以幫助您在個人和職業(y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它也可能導致自我批評和自卑的永無休止的循環(huán)。完美主義者將他們的自我價值與他們的成就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事情沒有按計劃進行,他們就會開始覺得自己是失敗者,這會摧毀他們的信心甚至自我價值/形象。
發(fā)布時間:2023-6-7 瀏覽次數(shù):880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時只有當你最終接受并接受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時,你才能繼續(xù)前進并做出改變,讓你對所有事情感覺更好。雖然一開始要應對給您帶來很多痛苦的情況并不容易,但您可能會發(fā)現(xiàn),當您練習接納時,您最終會開始感覺好些。
發(fā)布時間:2023-6-6 瀏覽次數(shù):768接納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它可能需要一生的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它。接納最常用于以下情況:您無法修復或改變已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發(fā)生的事情感覺不公平,例如失去親人或失去工作。雖然悲傷和失望是正常的情緒,但當最初的痛苦由于缺乏接受而延長時,痛苦就會產生。接納并不意味著你同意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或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相反,它預示著希望的機會,因為你正在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與現(xiàn)實作斗爭。雖然當事情進展非常糟糕時很難做到這一點,但讓你的情緒失控只會增加你的痛苦和你正在經(jīng)歷的痛苦。當你回避或停留時,你確實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
發(fā)布時間:2023-6-6 瀏覽次數(shù):1358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常常一提到成年人依然依賴父母,就會有人嘲笑等等。
然而,這種現(xiàn)象背后可能存在很多心理原因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從精神動力學視角來看,成年人長期維持著依賴狀態(tài),可能是由于童年時期關鍵發(fā)展階段的缺失導致的。
發(fā)布時間:2023-6-5 瀏覽次數(shù):898什么是語言暴力呢?簡單來說,就是用言語攻擊、恐嚇、侮辱、威脅、歧視或者誹謗他人。這種行為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都是極為不利的。
發(fā)布時間:2023-6-3 瀏覽次數(shù):935“羅杰斯堅信每個人天生就有潛力以積極、充滿愛心的方式發(fā)展,”他們建議道!霸谶M行以人為本的咨詢時,您將成為他們下一次受到歡迎、理解和接受的機會,也許是最后一次機會。您的接受可能會為改變創(chuàng)造所需的條件!
發(fā)布時間:2023-6-2 瀏覽次數(shù):590無論您接受咨詢已經(jīng)很長時間,還是剛剛開始,您可能想知道應該繼續(xù)咨詢多長時間。您可能不確定如何知道何時該停止咨詢。您可能希望自己能夠盡快結束咨詢,或者您可能會質疑自己接受咨詢的時間是否太長。
發(fā)布時間:2023-6-1 瀏覽次數(shù):354放手并給予自己寬恕可以幫助增強您的健康感并改善您的自我形象。大量研究表明,當人們進行自我寬恕時,他們會經(jīng)歷較低程度的抑郁和焦慮。同樣,自我同情與更高水平的成功、生產力、注意力和專注力相關。
發(fā)布時間:2023-5-30 瀏覽次數(shù):529內疚意味著你是一個做了壞事的好人,而羞恥會讓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壞人。這會帶來無價值感,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導致上癮、抑郁和攻擊性。了解犯下讓您感到內疚的錯誤不會使您成為壞人或破壞您的內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3-5-30 瀏覽次數(shù):401
|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