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 瀏覽次數(shù):3771
一、如何安排時間
1、總的時間安排
精神分析治療可以是短程的,也可以是長程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就傳統(tǒng)而言,短程治療(一般為聚焦于某一或某幾個主要問題的治療)多在25±5小時之間,而長程治療則在30小時以上,一般為200小時左右。但在當今工作、生活節(jié)奏都明顯加快的社會,50次、100次左右的治療,也成為常見現(xiàn)象。究竟是采取短程治療還是長程治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就病人而言,病人的病程的長短、內(nèi)心沖突的多少和強度、阻抗的強弱、病人求治的動機、經(jīng)濟條件以及病人實際有多少時間用于治療等等;就治療師而言,治療者本人的學術(shù)流派的取向、治療的技術(shù)、治療的風格、治療者同時接診病人的多少、治療者實際有多少時間用于精神分析治療等等。固然醫(yī)患雙方的多種因素都對療程的長短有影響,但最終決定療程長短的,主要是視病人的病情而定。
病人常在介紹了自己的病情后詢問治療師,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治療好自己的。吭跊]有全面了解病情之前回答病人諸如此類的問題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如果病人已經(jīng)問到了這樣的問題,可以嘗試回答:“目前還很難回答您的問題,不過,至少要做20-30次治療的準備”,然后觀察病人的反應。如果病人對20-30次的治療也感到太長,常提示病人并無真正治療動機或因?qū)嶋H條件不成熟(如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病人做不到每周在固定的時間來接受治療)而不適合做精神分析治療。
2、每周的時間安排
精神分析治療每周的時間安排有很大差異,從每周1次至5次不等,一般而言,長程治療每周需安排2-5次的治療,而短程治療每周只安排1次治療;長程治療的初期和治療期間,每周治療的頻度要相對高一些,且頻率固定。進入近結(jié)束階段,治療的頻度可以視情況適當逐漸減少,如每2周1次,甚或持續(xù)幾次的每月1次。
3、每次的時間安排
精神分析治療每次的時間一般為1個小時(即所謂的一個“session”),其中約50分鐘的時間用于和病人會談,約10分鐘的時間為治療者回顧、記錄、整理以及總結(jié)本次治療的時間,也包括治療師利用此簡短期間稍事休息,處理個人事物,以便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接診下一位病人。這種時間的安排是基于大多數(shù)治療者的經(jīng)驗,既考慮到了病人對治療的承受力和/或耐受力,也兼顧了治療師本人對治療的承受力和/或耐受力(精神分析治療往往對病人和治療師都是個痛苦的過程),同時也便于計時收費。這種每次1小時的安排似乎已經(jīng)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但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金科玉律,治療者可以根據(jù)自己及病人的具體情況,設定適合自己情況的每次治療的具體時間,如45分鐘或90分鐘。但不論一次具體治療的時間有多長,都應做到一經(jīng)設定,就必須遵守,絕不能這次是45分鐘,下次卻是50分鐘或90分鐘。同時也應注意在兩次治療之間留有一定的緩沖時間,因為在實際治療過程中總會因某種原因?qū)е聦δ骋徊∪说闹委煏r間適當延長,有了10分鐘的緩沖余地,就不至于影響到下一位病人治療的準時開始。
4、怎樣掌握時間
要做到每次治療都能在會談約50分鐘時結(jié)束會談,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借助放置較為隱蔽的時鐘或手表是必要的,但治療師不能在治療過程中頻繁看鐘表。這樣做會使病人感到治療師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在應付或故意消磨時間,從而導致病人對治療師產(chǎn)生不利于治療的負性移情;也常見在治療室的醒目位置放置時鐘的做法,好處是治療師和病人都能看見時鐘和便于掌握時間;壞處是,這樣往往會影響治療的“自然進程”。病人還會從治療師的反應中敏感地認識到治療師對何種內(nèi)容感興趣或不感興趣,從而調(diào)整自己敘述的內(nèi)容,不利于病人的充分自由聯(lián)想;設置定時鬧鐘同樣是不可取的辦法。這會使治療變成機械性的非自然性的某種僵化的形式,同樣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負面效應。治療師應通過實踐,逐步訓練出掌握和駕馭時間的本領,就像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用手表也能在下課鈴響之時正好講完要講授的內(nèi)容。需要提醒的是,治療師也要經(jīng)常注意候診室與治療師的掛鐘的時間是否與標準的時間一致。有時這樣的細節(jié)也會成為病人對治療師產(chǎn)生負移情的原因,而治療師卻渾然不知。
5、每次時間是否固定
如上所述,精神分析治療每次的時間一般為1個小時,其中約50分鐘的時間用于和病人會談,約10分鐘的時間用作其它事宜,但這種時間的分配并非機械性地一成不變。治療者應能根據(jù)病情和治療的實際需要,適當?shù)乜s短或適當延長某次的會談時間。如在初始晤談期間,病人常有將自己的問題或苦惱盡情地向治療師傾訴以減輕長期積壓于心頭壓力和希望治療師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病情的傾向,而治療師也有盡快了解病人的主要病情、初步做出精神動力學的診斷以及盡快決定該病人是否適合精神分析治療接受治療的需要,因此,在此階段適當?shù)匮娱L會晤時間是必要的,這樣做也有利于減輕病人的焦慮,初步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再如,在一次治療即將結(jié)束時,恰值病人談到了與病情有關的重要事情或治療師與病人正在與病人進行關鍵問題的討論,此時,治療者即不宜拘泥于時間的限制而強行終止本次的治療。同樣,當治療陷入難堪的窘境時,或治療師自己處于迷惑之中,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時,以委婉的方式適當提前幾分鐘結(jié)束本次治療也許就是一種最為明智的選擇。但治療師應避免頻繁提前或推遲結(jié)束治療,因為這同樣會導致不利于治療的移情反應出現(xiàn)。最重要的是,治療師應該不斷地自我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轮委熖崆盎蛲七t結(jié)束?是正常的治療過程還是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這種問題究竟是來自于病人還是來自于治療師本人?
二、治療過程中與時間有關的特殊問題
1、病人方面的問題
(1)病人遲到。治療師應注意病人每次是何時到來的,是提前還是遲到,提前或遲到多少時間以及是否頻繁遲到等。治療師應詢問病人遲到的原因,并對遲到行為保持敏感。如果病人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遲到,常提示病人對治療出現(xiàn)阻抗或已經(jīng)對治療師產(chǎn)生了負移情。治療師應當在恰當?shù)臅r候處理病人的阻抗和負移情。但病人的遲到并不總是意味著不好的兆頭,如一位一貫準時到達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了遲到現(xiàn)象,也許就是病情好轉(zhuǎn)的標志。
(2)病人違約未到。實際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病人未能按期來治療的情況。治療師同樣應當詢問病人未能按期赴約的原因。如果沒有特殊的理由,常提示該病人很可能會中斷治療。因此,治療師應對此保持高度的警惕,認真反思治療的過程,探索其中的精神動力學的原因,并嘗試在恰當?shù)臅r候與病人就此問題進行討論。如果經(jīng)過反思,治療師仍不能明白病人違約的真正原因,則提示治療師本人需要就此問題接受督導。
(3)病人提出減少或增加治療的頻度。不論病人是提出減少還是增加治療的頻度,背后都有其精神動力學的原因。治療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分析病人的要求究竟是走向成熟的標志還是依賴或懼怕依賴治療師的表現(xiàn)。精神分析就是要利用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事件,幫助病人從這些事件中看到和認識到自己潛意識里的沖突。
(4)病人拖延每次的治療時間。臨床上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已經(jīng)到了一次治療的結(jié)束時間,但病人全無離去的意思。遇到此種情況,治療師應當體察自己的感覺:
自己是否察覺到已經(jīng)到了該結(jié)束的時間?
自己是真的仍在聚精會神地聽病人的敘述?還是只是出于禮貌,做做樣子應付病人?
自己是希望病人繼續(xù)說下去?還是希望病人立即停止敘述?
自己是希望病人繼續(xù)留下一會?還是希望病人盡快離開?
治療師也應當詢問自己,這種情況是偶然的還是經(jīng)常的?是病人的原因?還是治療師自己的原因?為什么病人總是在接近治療結(jié)束時談及令治療師感興趣的事?拖延治療究竟是誰能從其中得到情感上的滿足?注意以上問題并進行認真的分析,治療師就不難從中發(fā)現(xiàn)病人的移情和自己的反移情。
2、治療師方面的問題
(1)治療師忘記了預約時間。顯然治療師對病人存在負性反移情,提示在潛意識中治療師不想和病人會面或正在設法回避病人。治療師不要輕易放過對自己的這種反移情的分析。盡管這種分析的結(jié)果有時會使治療師感到難堪,但這有利于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
(2)治療師遲到。治療師不僅要向病人道歉,更重要的是問問自己,遲到的原因是什么?遲到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病人原諒自己的遲到嗎?如果沒有“確實難以避免”的原因,那就是治療師在潛意識中忽視病人、討厭病人的真實流露。接下來要問:為什么會忽視或討厭病人?
(3)治療師感到治療時間特別長。治療師已處于迷惑狀態(tài),或治療師已經(jīng)出現(xiàn)負性反移情。治療處于十字路口。
(4)治療師感到治療時間特別短。病人敘述的內(nèi)容深深地打動了治療師,或者出現(xiàn)了“重要時刻(importantmoment)”,或者治療師出現(xiàn)了正性的一致性反移情,或者治療師的解釋使病人得以修通。
(5)由于上一位病人的原因而影響下一位病人的開始治療的時間。向病人道歉,說明原因,獲得病人的諒解,并適當順延治療的結(jié)束時間。應當記住,病人有可能為此忌恨治療師的“偏愛他人”。治療師應當對此保持敏感,并將此作為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一次事件,觀察病人對此事件的反應,必要時,就此問題與病人共同分析。
3、發(fā)生在具體治療時間以外與治療相關的問題
每次1小時的治療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治療就隨之結(jié)束。在每次治療時間以外的時間里,治療師還會經(jīng)常思考有關治療的問題,或受因某件事情的擾動,使治療師又聯(lián)想起與治療有關的問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治療師甚至會做與病人有關的夢!治療師應當詢問自己:考慮哪些病人的問題?考慮哪些問題?在什么情況下使自己想起了這些問題?自己有哪些感受?與此對應的是:是否從未考慮過某位病人?為什么?一句話,治療師應經(jīng)常體察自己的感情,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反移情,并將這種技術(shù)用于精神分析治療。
本文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