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12-21 瀏覽次數(shù):7639
1909年,榮格同弗洛伊德同赴美國克拉克大學(xué)講學(xué),這期間船要航行七個星期。他們每天都在甲板上相會,然后彼此分析對方的夢。榮格說,他處在一所陌生的房子里,房子有兩層,他在上面一層,那里是一個沙龍,有一些古舊的羅可可式家具,墻上掛著幾張珍貴的古畫,他很驚訝自己會有這樣一間房子。接著他便想到自己還不知下面一層是什么樣子,于是走下樓梯,來到底層,這里的一切都更加古老,他覺得室中的布置是中世紀(jì)的,地面用紅磚鋪成,到處都很黑暗。隨后,他走進一個套間,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扇厚重的門,打開門,又看到有一樓梯通向地下室,順梯而下,便又來到一個看上去極其古老的、美麗的圓頂房間,從那墻壁的磚石,他辨認(rèn)出是屬于羅馬時代的。于是,他的好奇心更加強烈起來,仔細(xì)審視地面,在一塊石板上看到一個環(huán),拉住環(huán)將石板抬起,再次看到一個狹窄的石階梯向下通向深處。他又順著往下走,進入一個低矮的石洞中,地上積著厚厚的塵土,塵土中四散著骨頭和破碎的陶器,好像是原始文化的遺跡。他看到兩個頭骨,十分古遠,有些破碎,正在他端詳之際,夢醒了。
弗洛伊德對于他夢的分析是,他盼望某兩個人死去,榮格為了討好,便說頭骨象自己的妻子和一位親戚。而榮格自己的解釋則是:“我很清楚房子代表著一種精神的意象,就是說,代表著我當(dāng)時的意識狀況以及到那時為止的無意識附屬物。沙龍代表意識,它雖然古色古香,卻有人居住的氣息。下面一層代表無意識的第一個層次。我越往下走,那景象就變得越怪異和越黑暗。在洞穴中,我發(fā)現(xiàn)了原始文化的遺跡。那就是在我自身之中的原始人的世界——一個幾乎無法為意識所達到或照亮的世界。人的原始心理鄰接著動物的靈魂的生命,正象史前時代的洞穴在人占有之前常常居住著動物一樣!边@個夢為他提供的啟示就是,它指出了文化史的基礎(chǔ)——意識的不斷積累的歷史。這就是“集體無意識”。
榮格在個體在潛意識之外發(fā)現(xiàn)了一種社會或集體的無意識,并以此來解釋個體以及集體的行為。按照榮格的解釋,“集體無意識是心靈的一部分,它有別于個體潛意識,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樣來自個人的經(jīng)驗,因此不是個人習(xí)得的東西。個人無意識主要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它們曾經(jīng)一度是意識的,但因被遺忘或壓抑,從意識中消逝了。至于集體無意識的內(nèi)容則從來沒有在意識里出現(xiàn)過,因而不是由個體習(xí)得的,是完全通過遺傳而存在的。個體潛意識的內(nèi)容大部分是情結(jié),集體無意識的內(nèi)容則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經(jīng)驗的先在的決定因素。它促使個體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遺傳的方式去行動。人們的集體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這無意識的原型所決定的。由于集體無意識可用來說明社會的行為,所以榮格的這一概念對于社會心理學(xué)有著深遠的意義。
集體無意識一部分為遺傳帶來的集體無意識,另一部分為某一地區(qū)特定環(huán)境帶來這個地區(qū)的人的集體無意識。遺傳集體無意識舉例為人類的本能,如遇到危險時的反應(yīng),吃飯、睡覺、性的反應(yīng)。特定環(huán)境集體無意識舉例為:國家主義,即使自己國家所做的事情是錯的,是不人道的,甚至是危害自己的,而其他國家想來幫助你去打倒你的國家,而在我們雖在個人理性分析時了解這一切,但我們還是會一致對外。這就是在我們的環(huán)境成長過程中的“家丑不能外揚,國家利益大于個人利益”等觀念已經(jīng)侵入另外我們的集體無意識。
作者 梅塔 -------曉然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南京曉然心理咨詢中心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
預(yù)約電話: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龍蟠中路329號(陶然苑)203室 (南京電視臺對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東中路奧體名座E座805、806
微信公眾號
助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