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10-7 瀏覽次數(shù):6852
埃里克森認為,在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自我與社會環(huán)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發(fā)展中逐漸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三個方面的因素組成的統(tǒng)一體。在人格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按主要沖突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他把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劃分為8個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這八個階段是: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沖突;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4、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7、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沖突;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沖突。每個階段都包含著兩個對立的雙極相互斗爭的特定心理社會任務。個人在發(fā)展任務的斗爭和解決的過程中,按次序向下一階段過渡。各階段的發(fā)展任務解決順利與否,直接影響到個人未來人格和生活的具體方面。如果而提在某一階段未能很好解決發(fā)展任務,那么,兒童也可以由此獲得克服不適應發(fā)展的機會,通過教育在下一階段得到補償。
關于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說:“迄今為止,我已審慎地在幾種不同的含義上用了統(tǒng)一性這一名詞。有一時期他似乎指的是個人獨特性的意識感,另一時期指的是經(jīng)驗連續(xù)性的潛意識追求,再一時期指的是集體理想一致。”自我發(fā)展最初是通過心力內投和投射的過程產生的,繼而是通過自居作用,再后是通過同一性的形成而實現(xiàn)的。這些途徑并不是自我發(fā)展的階段,而是自我形成和轉化的形式。這里所講的心力內投是指兒童早期將父母的命令和表象加以的結合,它有賴于兒童與成人(主要是母親)在照看過程中因滿意而產生的情感共鳴。這種最初的情感共鳴為自我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柱,從而又延伸到另一支柱,即兒童最初所愛的“對象”。兒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為兒童提供了有意義的角色層次,形成同一性。但心力內投和自居作用都不能說明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不是前二者的總和,而是對自己的本質、信仰和狀態(tài)與外部環(huán)境的整合和協(xié)調一致。說得通俗些就是講人格發(fā)展的不同水平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的間斷性加以溝通和整合。“從發(fā)生的觀點來看,同一性形成的過程的發(fā)生就像一個不斷進化的完形——在整個兒童期中自我經(jīng)過連續(xù)的綜合和再綜合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完形。正是這個完形把制度的賦予、特質的里必多需要、有利的能力、有意義的自居作用、有效的防御、成功的升華作用以及連貫性的角色逐漸地整合了起來。”埃里克森認為,“只有一種堅實的內在同一性才標志著青年過程的結束,而且以才是進一步成熟的一個真正條件。”
根據(jù)不同的緯度,可以將同一性作不同的分類。例如,相對于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存在著個人同一性與集體同一性,從意識與無意識的角度看,可分有自身同一性(一個人對“我”的身體、人格、各種角色的意識)與自我同一性(屬于無意識的、能意識得到它的工作,卻一時不到它的本身和過程)等。埃里克森認為,自我同一性是一個人的自我疆界之一。與自我同一性相對立的概念是同一性混亂,表現(xiàn)為兒童在重新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的過程中產生自我意識的混亂,突出表現(xiàn)為情感障礙。
艾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期的發(fā)展課題是同一性確立對角色混亂。這個階段發(fā)生在12——19歲左右。艾里克森正是因為對這一階段的論述才顯赫于世的。艾里克森認為這個階段體現(xiàn)了童年期向青年期發(fā)展的過渡。
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兩個極端情形。
極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過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艾里克森稱之為“狂熱主義”(fanaticism)它是指一個人過分地卷入特定團體或某種亞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絕對地排他,堅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這些人將其他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圍,將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強加于人而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種“過于自我”狀態(tài)容易導致自我中心,個人崇拜,狂熱主義等不良社會態(tài)度。青少年的理想主義和他們的絕對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超越這種絕對主義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過程中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另一種情形是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 艾里克森 稱之為拒償(repudiation),指一個人拒絕自己在成人社會中應擔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將自己熔于某一群體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細節(jié)”的群體,如:宗教崇拜組織、黷武暴力組織、復仇組織、吸毒組織等,將自己從主流社會的規(guī)范中分離出來,他們容易卷入和采取一某種破壞性的行為,如暴力、吸毒,攻擊,他們有自己的“fantasies”熱衷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是反社會主流文化的。
作者 梅塔 -------曉然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南京曉然心理咨詢中心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