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半自殺時,我真的不想死。我不希望這一生結束,我只是希望它變得更好,但在那一刻,感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這種情況發(fā)生。因為當我半自殺時,問題通常不是我的生活,而是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我天生就是錯誤的,以至于過上美好的生活聽起來很荒謬和不可能。我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恥,以至于我無法想象我的余生會這樣生活,因為我非常討厭這個人。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瀏覽次數:1126自我理解、同一性探索和情緒變化都是青少年發(fā)展的標志。青少年遠比兒童更想要知道他們是誰、自身的一切以及未來生活的方向會怎樣。自我和同一性,它們通常被認為是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核心。青少年具有一種強烈的探索意識,他們想知道自己是誰、是什么使得他們與眾不同。不管這些是真實的還是想象出來的,青少年發(fā)展中的自我感和獨特感都是他們生活的動力。
發(fā)布時間:2022-10-8 瀏覽次數:1691首先需要了解每個個體自身的狀況,這不是簡單看看表象,是需要了解我們內心的精神世界,了解我們潛意識中發(fā)生的愛恨情仇,才有可能知曉真相。其次再根據自身的心理功能水平(比如覺察、思考、體驗等),來選擇神秀還是慧能的策略(其它流派抑或精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7-5 瀏覽次數:1374分析所需要的信息,只有在與醫(yī)生建立了特別的情感關系的情況下,患者才會講出來;一旦他注意到,有他毫不關心的人在場,哪怕只有一個,他就會沉默。因為這些話涉及到他精神生活中最隱秘的東西,關系到他作為社會關系中獨立的人要在別人面前掩飾的一切,進一步來說,還關系到他作為一個統(tǒng)一人格不愿意對自己承認的一切。
發(fā)布時間:2022-6-29 瀏覽次數:1537夫妻之間最親密,對關系的張力也最敏感,所以孩子經常會變成被拉攏、被談論的話題中心。如果長期被當做父母當做解決矛盾或者引起沖突的工具,孩子的角色就會固化,也就意味著孩子被“三角化”。
發(fā)布時間:2022-6-17 瀏覽次數:1651在心理咨詢開始前,通常會有咨詢助理或者咨詢顧問對您的大致情況做簡單了解,目的是評估來訪者的困擾是否屬于心理咨詢范疇,如您的癥狀有精神病性相關或心理困擾的嚴重程度超出心理咨詢的范圍則需要去醫(yī)院就診,嚴重的軀體癥狀和精神病性癥狀需要藥物的幫助來控制調節(jié)和緩解痛苦,若此時只進行心理咨詢收效甚微甚至延誤病情。
發(fā)布時間:2022-6-16 瀏覽次數:928一歲多的孩子極易與母親形成親密糾結,尤其是丈夫經常不在家的時候,母子關系的糾結替代了家庭的核心情感(夫妻)。這種糾結無形中具有很強的排他性,丈夫可能成了家庭中多余的人。妻子應該平衡好妻子與母親兩種角色,幫助丈夫插入你與孩子之間,形成更為穩(wěn)定的家庭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2-6-15 瀏覽次數:873對喜歡沉默的人,語言交流是缺少功能的,你需要善用表情、肢體語言,以及行為來補償交流功能,就像面對聾啞人,責怪是沒有意義的,為什么我們不學會啞語呢?
發(fā)布時間:2022-6-12 瀏覽次數:789它是⼀個安全的地⽅,不管說了什么,都不會有⽆情的嘲諷,也⽆需在意別⼈對⾃⼰的看法,“樹洞”的出現,是為了讓每個⼈都能找到傾訴的對象,不管有什么困惑或是煩惱,樹洞都會溫暖的回復,這就是樹洞的氛圍。⽽在“樹洞”的那頭,則是曉然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我們努⼒給予傾聽與回聲,與傾訴者共同分擔⼼事和煩惱。
發(fā)布時間:2022-6-12 瀏覽次數:903
|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