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4-8 瀏覽次數:1632
抑郁是一種情緒,大多是突發(fā)、暫時的,使人情緒低落、內在產生沖突;而抑郁癥則是一種疾病,它會消耗我們的精力、我們對生活的熱情還有自信。——《落差:如何化解我們內心的失望 》
01
有一些淡淡的憂郁,時常陪伴在我們左右。他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趣味與意義。
維克多 ?雨果很擅長描寫這種抑郁:“悲傷是一種幸!薄
但醫(yī)學上的抑郁是一種疾病。它會消耗我們的精力、我們對生活的熱情還有自信。
如果一位醫(yī)生提到抑郁,他會想到這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而一位詩人則會聯想到悲傷。
作家羅蘭 ? 巴特,認為抑郁和抑郁癥沒有絲毫的共同之處。
最嚴重的抑郁與“危險的抑郁沒有任何關系,他們都源于荊棘的愛;與被拋棄者的恐懼,也無關,我不會萎靡不振,不會變得苛刻,這就像災難一樣顯而易見,‘我這個人糟糕透了’”。
抑郁與抑郁癥之間的一大不同在于持續(xù)的時間,需要在幾個月(的悲傷和消極之后,才可以進行抑郁疾病的診斷。
抑郁是突發(fā)的,暫時的,雖然讓人擔憂,但不會長駐。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健康,說明你并沒有抑郁。
因為真正的抑郁癥患者對自己沒有任何懷疑,他們確信自己是可恨的,對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負有責任。
而抑郁的人,還不至于厭倦自己,他常常會有“還剩半杯水”的悲觀想法,他也會思索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否正常。
但他應當知道,這種懷疑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如果他時常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生病,這就意味著他沒病。
他內心的沖突、猶豫,都是健康的表現,這些正是那個沒有被發(fā)掘、藏在她內心深處的健康的人在掙扎、防衛(wèi)。
法國精神病學家讓·德雷,對抑郁和抑郁癥做出了區(qū)分,抑郁癥才是疾病,是一種與身體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他讓人了無生趣的活著,等待死亡的來臨。
而抑郁,則跟文學作品中的憂郁消沉相似,是一種憂郁的幸福。
02
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習慣將真實的自己掩藏起來,只把好的一面展示給他人,就怕別人受傷害。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獨具慧眼,細心發(fā)現TA的異常。
日常生活中,經常說這4句話的人,可能已經出現了精神抑郁的現象。
“我真沒用”
患有抑郁癥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嚴重的不自信,徹底的否定自己,尤其是在自己做錯一些事情時,他們會在心底里怪罪自己,潛意識的覺得自己毫無價值,被別人嫌棄,甚至把自己當成別人的負擔。
那些抑郁癥患者選擇自殺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他們認為當自己死后就不會拖累別人,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都是我的錯”
在生活中,正常人遇到不開心的事,往往會抱怨一些外在的因素,但是抑郁癥患者恰恰相反,他們往往會把全部歸責于自己,覺得是因為自己的不夠好,自己的過失,才導致這件事情的發(fā)生。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他們都會極其自責,甚至做出比較偏激的做法,比如自虐行為。
“我好孤獨”
患有抑郁癥的人內心往往比較空虛寂寞,他們不想學習,無心工作,也不愿意與他人交流,無論是在身體還是思想上,都會刻意保持與別人的距離,他們既害怕這種孤獨感,又不愿意與人相處,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這群人仿佛生活在一種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里,每天背著沉重的負擔,有些人看似表面上與正常人無異,但其實內心卻是背負著沉重的壓抑。
“我死了,你們就輕松了”
在吵架的時候,人們可能會因為情緒激動而說出這句話。我們往往會當成一句“氣話”,不會當真。但是對于有抑郁癥的人來說,這句話不是兒戲。
得了抑郁癥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覺得自己活著就是一種負擔。
對父母和朋友而言就是個累贅。這些負面的想法不斷地腦海中閃現,容易產生自殺的念頭。
03
抑郁癥是一種缺失,而抑郁是一種忘記
所有的創(chuàng)作者、音樂家或平凡人都會經歷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在經歷了沉寂期、質疑期之后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強有力的聲音、創(chuàng)造性以及讓自己渡過難關的能力。
對于那些講不出話或不知如何開口的人,沉寂期讓他們集中精力,獲得靈感或體味痛苦。
當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陷入憂郁時,他臥床不起,喪失彈鋼琴的能力。在1935年、1939年以及1953年期間,他完全停止了演奏。直到找回自己的天賦和好心情。
日常的抑郁完全沒有那么嚴重。既然沒有失去什么,當然也不需要找回什么。
我認為,只要記住我們所擁有的、我們的價值以及我們的目標就可以了。抑郁不是一種缺失,而是一種忘記,一種忽視。
這是一種判斷失誤,它讓我們遺忘了三類事情:
忘記自己的優(yōu)點
抑郁讓人忘記自己的身體和智力優(yōu)勢,忘記自己的魅力,忘記自己結交朋友以及戀愛的能力。
重度憂郁者會忽視他們的價值,甚至質疑自己是否值得獲得相應的報酬。我確實見過一些重度憂郁者讓他們的上司給自己減薪水,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值得獲得那么多的報酬。
我可以告訴那些認為自己應該被加薪的人,這種合理的不滿其實是健康的標志!
忘記自己的欲望
最容易被忽視的是那些最簡單、最有趣、最好笑的欲望,從休閑娛樂到性,從無意義的瑣事到毫無緣由的傻笑。
但對于最為嚴重的憂郁或明顯的抑郁癥,就不只是忘記欲望這么簡單了,患者會放棄生活必需的需求,如饑餓或睡眠。
忘記自己的行動和精力
表面上看,憂郁會帶來一種遲鈍、懶惰、缺乏活力、疲憊的感覺。我們忘記了行動的積極作用。
憂郁或嚴重的抑郁只能讓人們看到錯誤、沒完成的任務,而不是取得進展和正在準備中的工作。
每次遇到抑郁的人,我都會讓他們質疑自己的錯誤,質疑身邊人對他的看法。
他們會先告訴我自己缺少了什么,錯過了什么,本該做而沒做的事,后悔做過的事。
他們的未來并不比過去有價值。他們開始猶豫不前。他們相信的或者他們嘗試相信的是真的嗎?
我觀察他們,在他們身上找到他們沒有發(fā)覺的優(yōu)點。
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就可以重新找回自認為已經逝去的才華、魅力、精力。他們身上其實蘊藏著更多的愉悅、希望和可能性,他們只是不敢承認罷了。
所以他們需要做出一點調整,改變思考方式,尋找其他的情緒。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