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2-16 瀏覽次數(shù):3449
孩子厭學幾乎是是每個家長和老師都在關(guān)注的問題,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在學習上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盡管有些家長說不管孩子學得怎么樣,只要他努力就好,但一些要強的孩子可能自己就無法容忍自己失敗,就像最近熱播的“爸爸去哪兒”里的小Kimi,因為擔心會輸,而拒絕參加小豬賽跑的游戲。
出現(xiàn)厭學情緒或厭學現(xiàn)象的孩子,多是在學習中或生活中積壓過多挫敗感造成的,孩子出現(xiàn)厭學情緒時,再優(yōu)秀的老師和高昂的培優(yōu)機構(gòu)都是無法保證讓孩子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只有通過心理學手段及時干預和處理孩子的學習負面情緒,孩子才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曉然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認為,要想孩子學習好,一定要讓孩子從“要我學”轉(zhuǎn)變到“我要學”,達到這一目的,一定要提高孩子的學習品質(zhì),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學習品質(zhì),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家長的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學習品質(zhì),提高學習品質(zhì),需要家長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良好的家庭關(guān)系、家庭氛圍作為土壤,因此,提高孩子學習品質(zhì),首先要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想學習成績好,除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外,最終還需要過度到“我會學”,既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需要從預習、上課、復習、作業(yè)、考試的五大環(huán)節(jié)掌握科學的方式和方法。
本文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