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0-13 瀏覽次數(shù):621
治療師通過孩子的“問題”,找到家庭真正的問題所在:婚姻關系。探索婚姻里更深層更復雜的癥結——情感轉移。
妻子把盛怒的丈夫當作孩提時代好挑剔指責的母親,仿佛自己還是委委屈屈的小女孩。兩人爭吵,丈夫很有默契地大怒,妻子也很有默契地流淚,雙方借此收手,成人世界中平等的討論永遠無法進行,緊張也就永遠存在。
婚姻中有太多奢望,太多“幫幫我”的非分要求,一日力竭,雙方都會變成受傷、孤單、戴著大人面具瑟瑟發(fā)抖的孩子……
一個標準的情感轉移(transference):妻子她前次冒險把自己一小部分的痛苦表露出來,而治療師也報之以尋常的人性關懷,沒有什么夸張矯情。但對妻子來說,這些關懷卻非比尋常。如果你認為心理治療師至少在象征性地(或者在內心里)扮演一個母親,那么之前妻子對治療師持有的態(tài)度,必定有幾分像她對母親的感覺——接近他們是很危險的!她下意識覺得如果她向治療師表露真實的情感,也許會重蹈以前受傷害的覆轍,一如她被母親傷害一樣。因此,她在治療之初會先把自己隱藏起來。
治療師即使心知肚明,也得表現(xiàn)得很遲鈍,安慰自己來訪者其實從一開始就做出了反應——像一個真實的、個體的人一樣。就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如此。但如果治療師未能察覺,來訪者正在與自身過去微妙而無形的夢魘和想象奮戰(zhàn)掙扎,那治療師不過是在自我蒙蔽而已。妻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她預期我們會像她母親一樣,批評她和指責她。而當她發(fā)現(xiàn)我們并未如此時,她不禁松了一口氣,頗感驚異。突然之間治療師不再那么危險不可靠近,治療師給了她一些安全感,因此她決定冒險投入。尤其重要的是治療師得以更自由地使治療過程往前推進。
文章摘自《熱鍋上的家庭》
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 卡爾·惠特克
譯者:李瑞玲
我們對作者和資料來源方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予以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