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9-29 瀏覽次數(shù):797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對新冠肺炎的焦慮情緒也急劇上升。知道擔憂何時有益、何時有害是很重要的。
過度擔憂新冠肺炎再次爆發(fā),這件事本身也在慢慢流行,成為了心理領(lǐng)域的流行疾病。我們知道,適度的焦慮,可以增強預防措施、防止感染。然而,問題是:多大程度的焦慮是有用的,什么時候又會變的具有破壞性?
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人們太過焦慮,就會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更糟糕的決定,這和大腦中與焦慮有關(guān)的某些回路有關(guān)。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和認知神經(jīng)科學副教授Sonia Bishop研究了焦慮及其如何影響決策。在下面是對心理學家Sonia Bishop的訪談。訪談討論了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控制焦慮,以及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nèi)如何調(diào)適自己的生活。
Q1、在目前世界局勢中,焦慮有什么用?
Sonia Bishop:恐懼和焦慮能夠幫助我們的祖先應對非常真實的威脅。今天,我們的恐懼反應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危險時迅速行動,比如站在原地不動,躲避迎面而來的疾馳汽車的道路。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況下,我們的焦慮促使我們采取不同的行動,并確定我們可用的最佳選擇。這種模擬過程可能會讓我們更成功的規(guī)劃未來,但是,也會導致長期擔憂,這可能會使人筋疲力盡、痛苦和衰弱。
Q2、人們應對這場大流行時,會出現(xiàn)否認和災難化的心理反應。什么是合理的中間立場?
如果我告訴你,在美國,去飯店就餐的人有萬分之一的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你可能會采取千分之一概率的應對模式,有些人會采用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應對模式,這就是人們應對焦慮的不同模式。
就目前而言,由于接觸病毒的概率會因為時間、地點以及病毒的迅速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沒有統(tǒng)一的應對標準,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不知道哪些應對方法才是最佳方案。
在不確定的時期,我們的人格特征對我們的假設(shè)和“樂觀偏見”水平有很大影響。
心理學家羅尼·詹諾夫·布爾曼(Ronnie Janoff-Bulman)和尼爾·溫斯坦(Neil Weinstein)的研究表明:
為了好好的活著,大多數(shù)人都會在潛意識層面形成一套可以保護自己的假設(shè)——例如,世界是美好的,安全的地方,壞事情發(fā)生在其他人身上,而不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當危險的概率很低時,例如在飛機墜毀中死亡,這些保護性的假設(shè)能夠讓我們不再擔心會發(fā)生危險。
然而,在這場大流行中,樂觀的偏見可能導致我們無視戴口罩的好處、忽視社交距離的措施,這會增加我們生病的概率,以及將病毒傳染給所愛的人的概率,并且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增加病毒的傳播,增加病患和死亡。然而,對于年輕人來說,蓋然新冠病毒的風險十分特別——年輕人可能幾乎沒有任何癥狀,并且感到自己無懈可擊。
同時,那些經(jīng)歷并適應了壞事發(fā)生的人可能會下意識地認為,采取某些行動可以防止壞事發(fā)生。這可能解釋了恐慌性購買的上升。人們試圖獲得對局勢的控制感,這將使他們感到安全。如果人們能夠意識到希望,那么他們可能會停下來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么多物質(zhì)嗎?”或者,“我能把多余的食品留給別人嗎?”
Q3、我們應該如何描述這一流行病及其對兒童的危險?
研究表明,兒童的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模型可能是最極端的,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安全、可控的地方。兒童的這些模式得到了成年人的支持,成年人試圖保護兒童免受世界上最糟糕的情況的影響。
如果孩子們認為的這個模型——世界是一個安全的地方——突然動搖,他們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的癥狀或壓力反應。因此,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溫和地調(diào)整新冠肺炎帶來的心理影響。
也許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可以多在家里呆著,因為有一種新的病毒會讓老年人生病,所以我們不想冒險把病毒傳播給他們。這也有助于給予適合他們年齡的答案和保證。例如,你可以告訴他們,這樣做了,就不太可能因此生病。
Q4、阻止災難發(fā)生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從大局來看,請記住,在過去100年中,我們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并迅速重建了社會。各國政府已經(jīng)在忙著采取措施,在經(jīng)濟上幫助人們。社會也會鼓勵那些有能力的人慷慨地為那些不幸的慈善機構(gòu)捐款。
每天盡量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與所愛的人在一起,與年長的親戚長時間聊天。幾年前,當我失去父親時,我很感激在他去世前一年我們在一起度過的時光。除了最大限度地抗擊病毒,當前的情況的積極一面在于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我們關(guān)心的人進行更多高質(zhì)量的面對面的、或者電話/視頻交流。
5、那么,我們能做些什么,以更有效的方式疏導焦慮呢?
當我們能夠感同身受,想到別人時,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我們不再擔心自己。在這個時候,我們多么需要利他主義,想想我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這些話,再怎么強調(diào)也不為過。
首先,請遵循您所在地區(qū)發(fā)布的任何防疫建議,并且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努力的和獨居的人接觸,尤其是那些患有抑郁癥和焦慮癥的人。保持聯(lián)系,不僅僅是在前幾周。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抑郁癥狀。
下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是制定具體的計劃,如何度過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和幾個月,而不是讓自己的觀念和想法漫無目游蕩在各種觀點的辯論中,并因此焦慮和憂心忡忡。以下是一些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nèi)應對焦慮的方法:
以冷靜、有節(jié)制的方式儲備醫(yī)療和食品供應,避免恐慌性購買和囤積。
想想你喜歡做什么,比如園藝,為這些活動留出時間。如果你有浴缸的話,洗個放松的澡。
如果你有孩子,與他們一起玩耍或閱讀,并安排在線游戲。注意自己的壓力跡象。
通過數(shù)字設(shè)備和/或社交媒體渠道與家人和朋友保持定期聯(lián)系。
休息一下,和家人一起聊天、紙牌或其他游戲。
限制你看新聞的頻率。
優(yōu)先考慮睡眠、健康飲食和鍛煉。
作者:mints編譯
轉(zhuǎn)自心理學空間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傳播心理知識,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臺發(fā)布,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