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6-19 瀏覽次數(shù):7942
人本主義學派把自我實現(xiàn)作為心理咨詢的目標。
行為主義學派對人本主義咨詢目標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自我實現(xiàn)這類目標太抽象、太空泛,很可能根本達不到。行為主義者認為,心理咨詢目標應該以行為名稱來描述。這些行為是具體的、可觀察的、可測量的。
精神分析學派的目標是將潛意識意識化,重組基本的人格,幫助來訪者重新體驗早期經(jīng)驗,并處理壓抑的沖突,做理智的覺察。
完形學派的目標是幫助來訪者覺察此時此刻的經(jīng)驗,激勵他們承擔責任,以內(nèi)在的支持來對抗對外在支持的依賴。
理性情緒學派的目標在于消除來訪者對人生的自我失敗觀,幫助他們更能忍受以及更能過有理性的生活。
交互分析學派希望幫助來訪者能有腳本自由、策略自由,成為自主性的人,能選擇、達到他們想要成為的人,幫助他們檢驗早年的決定,并能在覺察的基礎上做新的決定。
現(xiàn)實治療學派強調(diào)引導來訪者學習真實與負責任的行為,發(fā)展一種成功的統(tǒng)整感。幫助他們對行為做價值評估,并決定改變的計劃。
其實,各種目標之間并非不相容。例如,上述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在咨詢目標上的差異并不是對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只是側(cè)重點不同。是目標的不同階段而已。
同樣的,各種學派之間的心理咨詢的目標都只是側(cè)重點不同,并非哪個更正確,哪個更好。
作者 麗君 -------------曉然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南京曉然心理咨詢中心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