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短跑的人來說,是起跑最快的人有希望;對長跑的人來說,當然是最有潛力的人有希望呀!”我想了想說。
“這就對了!那您說,學習是短跑還是長跑呀?”兒子很狡猾。
“學習就是長跑,但也有短跑!”我盡量不上當。
“您真聰明!人一輩子都要學習,不是長跑是什么?所以,最有潛力的人最終會跑到前面去!”兒子十分自信。
我服了。什么也沒說。不久。兒子潛力發(fā)揮出來了,學習成績也上了。
我認同這個觀點。其實人生也是長跑,不必在乎一時的輸贏與得失,而是看準前面的目標,認真走好腳下每一步,就一定能成功。
愛迪生有今天這樣偉大成就,與母親南希給足他足夠面子和尊嚴分不開。
一生有2000多項發(fā)明的愛迪生曾被老師認定了“低能兒”。看到孩子的在學校里毫無面子可言,自尊心備受打擊,媽媽南希及時站出來,決定自己教育愛迪生。
小愛迪生的確與眾不同,
他去樹林里探究蜂窩的奧秘,被野蜂蜇得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他去當“雞媽媽”,充當母雞孵小雞。他去“研究”火苗,結果把倉庫給點火著了。所有這些,南希都沒有斥責他,而是和小愛迪生交流,講道理。媽媽支持他的“科研實驗”活動,只要注意安全就好。
南希給了愛迪生足夠的面子,讓頑皮的兒子獲得足夠的信心。
最終,南希充分尊重了愛迪生的天性,把他培養(yǎng)成了盡人皆知的社會財富。
為什么要維護一個孩子的尊嚴呢?
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尊嚴帶給人的是自信。有尊嚴的人才能從容不迫地應付生活,不卑不亢地面對一切,為自己的生活保駕護航。自我輕視的態(tài)度決不能造就一個真正的人。
維護孩子的尊嚴,就能激發(fā)孩子心中那股神圣的力量,激勵自己自由、健康地發(fā)展。
(轉自鳳凰讀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