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4-20 瀏覽次數(shù):2008
作者 連諫
他愛她多年,只是未遂。
因為他不在她對異性的綜合審美標準之內(nèi),他并不氣餒,在每年的一些特殊日子里,總不忘用各種方式向她剖白心跡,她不接受,他也不惱,也不曾為此仇隙于她,甚至寬和地向她表達:愛你,是我一個人的事,你可以不必對我的愛做出回應(yīng),也不必為此而內(nèi)疚不安,我只想讓你知道我愛你,但我不會勉強你愛我。
起初,她很感動,覺得這簡直是天下最最偉大最最隱忍的愛了。只是,愛情這東西,真的勉強不來,無論她如何地啟發(fā)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他的可愛之處,依然是徒勞。
時光一年年過去,她有了戀人結(jié)了婚。他對她,依然是舊調(diào)不改,依然準時剖白心跡,連一絲抱怨都不曾有過。知道這段故事的朋友們,都很是味噓,覺得遇上這樣一個毫無怨言不求回報愛著她的男人,實在太美好了,簡直可媲美金岳霖悄悄愛林徽因一輩子不婚那么偉大了。這樣的贊譽,也曾是她的感念,可,隨著時光流逝,怎么越來越不對味了呢?
首先是,在收到他剖白的時候,她會隱隱地不安,生怕傳到先生耳中,即使她能解釋得清楚,可在感情生活中,也應(yīng)該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節(jié)外生枝吧?再一種感覺就是內(nèi)疚,多年來,他癡情獨身,而自己卻不為所動,總會有自己是鐵石心腸的罪惡感。
一場感情的事,無論怎樣可歌可泣,只要讓其中一個有了罪惡感,它就不美了。她甚至覺得他用癡情綁架了自己的好心情,因為一旦想到他的癡情,她就會全身上下不自在。他愿意愛就一個人默默地愛吧,為什么要告訴自己呢?這種感覺,就像有人曾郵寄來一大禮包,并一遍遍地提醒她不要忘記了他就是那大禮包的贈送者,主人提醒的次數(shù)多了,一種欠人恩義的感覺也就悄悄滋生了,這種滋味實在不爽,就像接過一枚別人遞來的搪果,吃下肚后,才被告知這是人家唯一的一枚用來充饑的搪果,頓時間,她羞愧難當,想還給人家,卻已被自己吞進肚里去了,不還吧,又實在是良心不安,于是,這枚吐之不出的糖果,就在腹內(nèi)發(fā)酵成了毒素,時時刻刻地毒著自己。
當愛情一旦走到末路或是沒可能有開始,余情未了一方,請千萬不要作深情狀說:愛你是我自己的事。要愛,一個人默默地愛就得了,一旦說出來,就有了賣乖的嫌疑,只會讓對方徒增煩惱。一個人的愛情,最好的姿勢應(yīng)該是:我愛你,我就不告訴你。告訴了,就是打著大義的幌子玩自私的小聰明,毫無美感可言。
南京曉然心理咨詢中心 摘自 《 青年文摘 》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