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3-25 瀏覽次數(shù):403
什么是用“我感覺”來陳述?
What Are 'I Feel' Statements?
人際關(guān)系中的誤解每個人都會遇到。然而,經(jīng)常感到被誤解可能是需要提高溝通技巧的一個信號。
改變?nèi)藗兘涣鞯姆绞娇梢愿纳迫穗H關(guān)系,幫助個人感到被理解。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一種方法是使用“我感覺”來陳述,也被稱為感覺陳述,“自我陳述”。
這篇文章討論了什么是“我感覺”陳述,如何使用,以及為什么它們在交流中是有益的。它還涵蓋了人們?nèi)绾问褂眠@些感覺陳述和需要注意的潛在錯誤。
什么是“我感覺”陳述?
“我感覺”語句是表達說話者感受或信念的一種方式。感受陳述不是關(guān)注聽者的行動或行為,而是關(guān)注這些行動給說話者帶來的感受。
這些情感表達是一種強大的溝通工具。如果使用得當,他們可以從說話者的陳述中去除指責的語氣,讓人們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會得到防御性的反應。
“我感覺……”的陳述與“你……”的陳述可以形成對比,后者更具對抗性,并將責任直接歸咎于聽者。
“你……”的陳述舉例:
“你從不自己清理!
“你沒有像答應的那樣給我打電話!”
“你根本不在乎!
“你總是讓我覺得自己很渺小。”
“我感覺……”的陳述舉例:
“家里這么亂,我覺得壓力很大!
“當我不知道你是否安全到家時,我感到很擔心!
“當我的感受似乎沒有被認真對待時,我感到很難過!
“自我陳述”的好處
“自我陳述”的概念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提出的,作為一種在游戲治療中幫助兒童學習將情感與行為聯(lián)系起來的方法。
這些信息在交流過程中有很多好處:
更自信
感覺陳述是一種表達自信的方式,而不會讓聽者感到責備、指責、防御或內(nèi)疚。它允許說話者表達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和所有權(quán),而不會直接指責對方有錯。
更有效地解決沖突
“自我陳述”經(jīng)常被用作解決沖突的一種方式,而不會讓人們處于防御狀態(tài)。通過將注意力主要放在說話者的感受和需求上,它使談話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推卸責任。
“我感覺”語句可能有助于化解沖突的一個原因是一種被稱為互惠準則的現(xiàn)象。人們往往需要回報,包括溝通。
當一個人以一種非對抗性和以情緒為中心的方式交流時,聽眾更有可能將自己的反應與說話者的反應相匹配。
更有建設(shè)性的反饋
“自我陳述”也是一種向他人提供建設(shè)性反饋的有效方式。它不是以批評開始,而是把談話的重點放在說話者的感受上。這通?梢詭椭邮芊答伒娜松偈芘u,更愿意做出改變。
“自我陳述”的使用也更有可能喚起聽者的同理心、合作和對談判的開放態(tài)度。
如何使用感覺陳述
感覺陳述的形成和使用方式各不相同,它們不一定要以“我感覺”開頭。雖然這些信息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感覺陳述有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表達你的感受
這指的是,只說出說話人的真實感受,并且以“我”開頭。我覺得______。當人們談論自己的感受時,往往傾向于先責怪別人,而淡化自己的感受。
例如,人們經(jīng)常說,“你讓我很生氣”,這通常會在第一個詞時就引起對方的防御反應。當另一個人立即處于辯護狀態(tài)時,他們就不太可能以開放的心態(tài)傾聽和回應。
感覺陳述會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說話者的感受上,這樣就不太可能引發(fā)防御反應,反而更有可能促進有效的溝通。
把感覺和問題聯(lián)系起來
一旦這種感覺被表達出來,它就應該與一個問題或事件聯(lián)系起來。例如,一個人可能會說:“當我一個人的時候,而你和你的朋友出去玩,我感到很難過!
雖然也提到了對方的一些行為,但重點仍然是說話者所經(jīng)歷的不舒服的感覺。理想情況下,這可以讓對方集中精力幫助減輕不適,而不是為自己辯護。
陳述你想要發(fā)生的事情
最后,應該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這可能包括一個人說,“當我一個人的時候,你和你的朋友出去玩的時候,我感到很難過。我希望被邀請和你在一起,即使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
這個解決方案可能不是一個真正的選擇,但確實允許討論和某種妥協(xié)。注意力停留在感覺上,目標繼續(xù)是減輕不舒服的感覺。
總結(jié):使用“我感覺”語句應該陳述說話者的感受、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我感覺”語句的例子
看看情感陳述是如何在交流中被利用的,這是很有幫助的。蘇珊和凱倫都經(jīng)歷著同樣的情況和感受,但凱倫使用了感覺陳述,而蘇珊沒有。
當你看這個例子時,記住感覺陳述通常被稱為“我的陳述”,因為第一個詞是“我”而不是“你”。
蘇珊說:“你不讓我說我想做什么!
凱倫說:“當我們談論制定計劃時,我感到很沮喪,我不能說我想做什么。我希望我們都能有所貢獻!
蘇珊很可能只是得到了防御性的反應。也許另一個人會開始舉例說明他們是如何做的,讓她說她想做什么,開始抱怨他們總是做她想做的事,甚至抱怨她從不問他們想做什么。
使用“你的語言”而不是“我的語言”,更有可能使談話分解成全面的爭論,讓任何人都感覺不好。
另一方面,凱倫更有可能得到的回應是專注于減少她的挫敗感。也許她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都被征求過,然后他們一起制定了一個計劃。他們一起專注于當前的活動和他們的感受,而不是互相指責。
使用感覺陳述需要練習,而且可能很難堅持使用它們,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人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表達感情是極其困難的。然而,每個人都可以學會使用這些,并將受益于非指責的溝通。
“我感覺”陳述的影響
情感陳述常用于治療,許多心理健康專家鼓勵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研究還表明,這種方法在與他人交流時也很有幫助:
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沖突中使用“我”的語言是最有效的策略。結(jié)果表明,使用這種方法有助于將討論導致進一步敵意的風險降至最低。
其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沖突討論中使用“你”語言的夫妻互動效率較低。
“我感覺”語句的用法
經(jīng)常使用的一些設(shè)置包括:
婚姻咨詢
這種技術(shù)經(jīng)常用于夫妻治療,以幫助改善浪漫關(guān)系中的溝通。發(fā)生沖突的夫妻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因為所面臨的問題而互相指責。
通過使用“我感覺”的語句,夫妻雙方可以把交流的重點放在他們的感受上,而不是互相指責,使他們的爭吵變得更糟。這一策略還可以幫助夫妻開始建立對彼此更大的同理心。
家庭治療
家庭也容易出現(xiàn)溝通問題,這可能會干擾家庭的動態(tài)并導致家庭內(nèi)部的沖突。通過在家庭治療中使用情感陳述,家庭成員可以開始更有效地相互溝通。
“我”的語言可以幫助個人更容易接受反饋。它還有助于每個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其他家庭成員。
感覺陳述在日常交流和治療中都很有幫助。夫妻治療和家庭治療是兩種類型的心理治療,人們練習這種形式的人際溝通。
潛在的缺陷
當使用“我感覺”語句時,一個常見的陷阱是將其用作表達判斷或指責他人的方式。例如,一個人可能會說:“我覺得你不在乎!
雖然這句話以表達說話者的感受開始,但它以指責結(jié)束。這就違背了使用感覺陳述的目的。
相反,演講者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自己的情緒上,問題是如何影響他們的,以及什么解決方案可能會有所幫助。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說話者可能會說,“我感到很難過,我必須獨自做這件事。如果你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我會感覺好多了!
總結(jié)
“我感覺”表達了說話者的感受,有助于減少對話中的防御和沖突。使用情感陳述可以幫助人們堅持自己的主張,同時減少敵意。
這些自我陳述應該陳述說話人的感受,將其與一個問題聯(lián)系起來,并提供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研究表明,“我”的語言可以改善溝通,這就是為什么它們經(jīng)常被用于夫妻咨詢、家庭治療和其他治療干預。
學習如何使用“我感覺”語句可以有效地改善你與他人的溝通方式,特別是當你正在處理困難的對話或沖突時。雖然一開始可能有點挑戰(zhàn),但您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自然。
雖然不能保證對方會以接受的方式回應,但使用情感陳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談話演變成敵意和爭論的風險。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