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2-23 瀏覽次數(shù):270
曉然心理成為你自己
父母在和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尤其是當孩子有情緒上的波動,無論是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高興也好委屈也罷,我們是否會允許孩子的情緒更多的可以去體驗和表達,還是一旦孩子有任何所謂的不好的情緒,很多父母馬上就會去做干預,似乎見不得這些情緒在孩子身上有更多的停留,似乎孩子們是無法去和這些情緒有更多的體驗接觸表達和流淌的,這可能無形當中會傳遞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息,讓孩子接收到的是好像只要這些情緒比方說委屈傷心挫敗不滿等等這些相關(guān)的情緒,一旦發(fā)生好像這些都是不可以更多的觸碰和連接,好像這些情緒最好要馬上處理掉,而不可以有更多的停留或者體驗。
而事實上我們講無論是愛恨情仇七情六欲,這都是我們情緒的一部分,都是我們體驗世界感受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只有和這部分有充分的連接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去感受這個世界,更好地感受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guān)系,更充分的更深入的去感受生命感受我們自己,但是假設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糟糕的情緒,我們不太允許自己去體驗和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好像也就把這個世界一分為二做了這樣一個割裂,我們不敢去觸碰這個世界所謂的黑暗的糟糕的不好的部分,好像只可以和這個世界美好的部分有連接有接觸,這會導致我們在生活當中是有失偏頗甚至只能是一個努力表現(xiàn)出所謂的高大上的一個模范標兵。
比方說三好生不太允許自己去成為那些好像和人性當中不夠好的部分有所連接的那樣一個個體,那這便成了我們生命的殘缺,這變成了表面上也許我們是一個和諧美滿甚至高尚道德的一個個體,但實際上我們內(nèi)心會有很多陰影無法去面對,這會使得我們慢慢無法去真正的和周圍,尤其是親密關(guān)系的對象去建立連接我們只能停留在一個表演的層面,生活是表演的工作也是表演的,甚至自己都一直在表演。而早就喪失了那個和真實的自我,那個不會表演的那個自我的連接,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抑郁和焦慮也很可能隨之而來,我們反而是喪失了真正的幸福滿足愉悅這樣種體驗的能力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