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7 瀏覽次數(shù):346
自私的人如何向自己和他人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研究發(fā)現(xiàn),自私的人往往會忘記他們自私的行為。
它是一種心理機制,幫助自私的人保持對自己的積極看法。
然而,只有少數(shù)人是自私的,這種偏見只適用于他們。
大多數(shù)人都很慷慨,并且準確地回憶起他們的行為.
這個結論來自于一項研究,這個研究的動機是自私的人如何能忍受自己。
答案,它出現(xiàn)了,部分是通過自我欺騙。
自私的人常常向自己和他人為自己的自私行為辯護。
例如,他們可能會說服務很差,以此證明給一點小費是合理的。
然而,自私的人也依靠"動機錯誤的記憶"來否認它的發(fā)生。
研究合作者莫莉·克羅克特博士說:
“當人們的行為方式不符合他們的個人標準時,他們保持道德自我形象的一種方式就是錯誤地記住他們的道德失誤。”
在這項研究中,對3190人進行了五次測試慷慨程度的實驗。
在整個研究中,更吝嗇的人往往記得給予比他們實際擁有的更多。
盡管提供經(jīng)濟獎勵是為了說出真相。
有時候,兩個研究 指示的 人們不那么慷慨。
然后,自私的人往往會準確地回憶起他們付出了多少。
原因是,這一次他們沒有道德責任的選擇,所以沒有必要"忘記"他們的自私行為。
研究的第一位作者賴安卡爾森先生說:
“大多數(shù)人都在努力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行事,但有時人們卻未能堅持自己的理想。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道德自我形象的愿望可能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不僅激勵我們合理化不道德的行為,而且在我們的記憶中“修正”這種行為!
來源:How Can Selfish People Live With Themselves? It Is Down To Memory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