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7-9 瀏覽次數(shù):728
隨著不同的依戀測量方法的開發(fā)和驗證,出現(xiàn)了更廣泛的方法學策略,從敘述性訪談到自我報告測量,從依戀腳本評估到啟動方法,等等(見Waters et al.,2021)。在這里,問題的基礎是:是否存在一個可以定義依戀關系的核心要素,并且可以通過這些不同的評估方法捕捉到這個核心要素?我們測量的是同一件事嗎?
如果我們需要一個直截了當?shù)拇鸢,那么,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正?/font>Crowell(2021年,第90-91頁)就成人依戀訪談和親密關系體驗問卷得出的結論:“盡管這兩個指標都預測了成年后親密關系功能的重要方面,但它們預測相同結果的方式卻是不同的!蹦切⿲Σ煌l(fā)育時期內和不同發(fā)育時期之間依戀一致性進行評估的研究作者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簡單地說,由一個經過充分驗證的指標建立的依戀指數(shù)不一定與由另一個指標建立的依戀指數(shù)收斂。
鑒于不同的測量方法、目標和目的,以及依戀的發(fā)展特點,這一結論并不令人驚訝,因為依戀的發(fā)展特點是制定不同測量方法的指導前提。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其中的兩個原因是:
首先,當我們使用不同的依戀方法評估不同的年齡段時,相關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的結論,如依戀的穩(wěn)定性及其隨時間的變化,可能是合格的(這通常是正確的)。同時,依戀一致性的估計會被測量變量混淆。
第二,不同的依戀測量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相關性,因為它們包含不同的方差來源。例如,會對我們所認為的安全和不安全的后果具有重要影響。綜上所述,用不同測量方法(尤其是采用不同總體評估策略的測量方法)得出的研究去概括依戀的性質時,必須謹慎。
維度測量(Dimensional measures)是指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的雙因素結構。維度測量有時候更受歡迎,是因為它們提供的測量可比性(腳本方法也可能具有這種能力)跨越了生活和關系不同階段。
然而,Steele和Steele(2021)提出了一些警告,他們認為,雖然維度方法有心理測量學上的好處,但依戀的差異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維度上的質量差異,而不是數(shù)量差異,這與心理組織的觀點一致。他們指出,嬰兒心理組織的混亂和成人未解決的喪失和創(chuàng)傷是分類評估中多維變異性的兩個例證。
他們的結論表明,盡管在不同的依戀評估中建立一致性的努力是值得的,但研究人員對測量方法的選擇可能最終取決于研究的目的和目標以及每個測量策略的相對優(yōu)勢。在臨床樣本中、與嬰兒一起或通過研究依戀的啟動,可能會決定研究方法的選擇,進而使得研究結果與其他樣本的結果進行比較變得不合適。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方法論的多元化可能會繼續(xù)使依戀研究文獻中廣泛的、可概括的結論的推導變得復雜。建立依戀的概括性結論需要使用明確面向跨年齡和跨樣本比較的測量方法進行研究。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