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7-6 瀏覽次數:1001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善于溝通的人。畢竟,我們都可以說話。但我們實際上有多好?
通常為真或通常為假(如果您不確定,請咨詢可信賴的朋友:)
1.當有人說話時,我會很好地注意,并且通常能理解他在說什么。
2. 當我不明白某人在說什么并且我希望我明白時,我通常會要求澄清,例如,“我不太清楚你說的話。你會重復一遍嗎?”
3. 我善于在字里行間閱讀:沒有說但可能意味著什么。例如,作為回應,我問:“你好嗎?” 這個人說“很好”,但我會注意到他的語氣是否不像往常那樣樂觀,這個人的臉是否微妙地沉了下來。
4. 我不會問太多讓我覺得自己像審訊者的問題,而是會問我的談話伙伴合理數量的問題。
5.我話太多。
如果是這樣,請嘗試使用交通燈規(guī)則:在發(fā)言的前 30 秒內,您的燈為綠色。在接下來的 30 秒內,它是黃色的:這個人希望你停下來的風險正在增加。在一分鐘標記處,你的燈是紅色的。是的,您很少想“闖紅燈”,但通常情況下,您應該停下來或提出問題。如果您很難知道何時達到 30 或 60 秒,請使用計時器進行練習。
人們說得太多的一個常見原因是他們對沉默感到不舒服。看看你能不能習慣。這通常比說太多要好。另一個人可能會填補沉默。
說得太多的另一個糟糕的原因是你說話是為了澄清你的想法。但是你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讓對方感到無聊或讓他們認為你自負或吹毛求疵。
6.我話太少。可能的幫助方式:閱讀更多,提出問題,培養(yǎng)好奇心。
7.我打斷太多。
如果是這樣,默認為不中斷。意識到很多人在被打斷時會感到不受尊重——他們可能認為你認為你必須說的話更重要。或者這個人可能試圖澄清他或她的想法;通過打斷,你會錯過他/她最好的發(fā)言。
8.我打斷太少。有些人知道他們啰嗦或說話是因為他們很緊張,如果你能控制住他們,他們會很高興。
9. 當我說話時,人們通常很感興趣。
如果你不認為你是,多讀,少說,問問題。
10. 我把我的觀點清楚地表達出來,以便大多數人明白我在說什么。
11. 當我提出一個論點時,它是合乎邏輯的,而且表述得很清楚。
12.我太委婉了,不夠直接
13.我不夠圓滑
14. 我有很好的幽默感,無論是我說的話還是對別人的幽默反應。
你有什么想要改變的嗎?如果是這樣,你想做什么來記住它:每次開始談話時提醒自己?寫在你的手掌上?告訴朋友你的新目標并每天檢查?
本文來自Psychology Today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