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3-14 瀏覽次數(shù):1670
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溝通很重要,人人也都需要溝通,當我們在一段親密關系中出現(xiàn)矛盾,也是會想到去跟伴侶溝通,希望能夠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可是我們的溝通真的能讓當時的關系得到緩和,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嗎?真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嗎?
當我某一天再次聽到身邊朋友跟我提起“溝通”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誤入了自己給自己設的溝通“陷阱”,表面上我們是做了溝通,但其實這種溝通還不如不溝通,因為它帶來的反而是更多的誤解和矛盾,不僅沒有給我們帶來想要的好結果,還會傷害彼此的感情,為什么我會這樣講呢?我拿自己曾經(jīng)與伴侶在溝通上的事情來給大家舉例,大家也可以對照回憶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和經(jīng)歷:
曾經(jīng)有一次在外面住酒店,晚上九點多我到了酒店直接去前臺登記,前臺告訴我訂房的人(也就是我老公)已經(jīng)入住了,我心里還在疑惑怎么人到了都不跟我說一聲,前臺打電話到房間,確認他人在就想著少給一張房卡,去房間的路上,收到他的消息:“直接到房間啊”、“干嘛還去前臺”,我心里莫名升起一股火:你都沒告訴我房間號,我咋直接去房間啊!我把當時他的消息解讀成對我的埋怨,開門時他看出我不高興,但也沒跟我說什么,我心里就憋著“怨氣”,也沒跟他講話,我把電腦打開準備視頻聽課,他給我建議了一個舒服的位置,我沒有理會他,然后一直視頻開會討論到快十二點,結束的時候他跟我說話我還是沒理會他,我洗漱完回到床上準備睡覺,他問我話我依然不理會他,他就去把燈全關了,躺床上看著手機,我心想我這么不開心你看不出來嗎?你就不知道來哄哄我嗎?你就不知道來問問我嗎?……越想越生氣!我就跟他說:“你可以不看手機了嗎?我們聊聊!彼畔率謾C,我問他:“你覺得我們合適嗎?”他突然坐起來,很嚴肅地問我:“你想說什么?”我更生氣了,認為他沒有理解我意思,聽不懂我在發(fā)泄我的不滿,在抱怨他對我的“冷漠”。之后的交談一直像是兩個帶著刺的刺猬,帶著“溝通”的名義去努力靠近對方,但是一直受傷害,甚至會想要逃避。
我相信很多人在親密關系中都經(jīng)歷過類似的情況,明明自己做了溝通,為什么反而還得不到想要的呢?甚至感覺還比溝通之前的情況更糟糕。我們當中大多數(shù)人有時都會跟我一樣犯相同的錯誤:繞著彎講話還希望別人能馬上明白你心里的想法,別人不懂你還在心里埋怨起來了,讓自己十分不開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是不同的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都會有偏差,所以在溝通中,如果你不直接表達需求,對方當然不理解你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去告訴對方自己的需求呢?首先,陳述讓你產(chǎn)生負性情緒的事件,然后表達你的感受,最后明確需求。依然舉剛剛的例子來說:交流中我看到床上多的一床被子,問他他告訴我,因為記著我很怕冷,當時特殊期間酒店不被允許開中央空調(diào),就多要了一床被子,聽到這心里的怒火頓時沒了,彼此冷靜了一會,后面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為什么我會不高興(陳述事件),表達了我的情緒感受,最后明確我的需求,希望他以后可以注意下跟我的表達,我把自己想要聽到的表達方式告訴了他,他也知道了他以后可以怎么做我會很開心,就這樣我們愉快地結束了溝通,在之后也很少因為這種情況而發(fā)生過不愉快,因為他會用我教他的表達方式跟我交流,這使我很開心。
所以,當我再接觸到“溝通”這個話題時,回想起這次爭吵,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當中很多人都容易在溝通中犯這些錯,導致我們的溝通不僅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那么如何做好溝通,讓對方更懂你,然后更愛你呢?這里所說的愛,當然是指能感受到的“愛”,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在意我”。在總結自己和身邊人的溝通之后,我認為一個好的溝通必須要具備以下最關鍵、最不能被忽視的兩點:
一、別帶著“怨氣”去溝通
因為對對方有期待,而他滿足不了我,所以我心里產(chǎn)生了怨氣。我們常常會在親密關系中把最不該托付給伴侶的托付給了他,例如我們的情緒,這種“托付”會讓我們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情緒時常受到對方的影響,心里面是會很難受的,就好像被刀割傷后的傷疤反復被揭開一般。
1、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先別盲目溝通:發(fā)生矛盾之后,一定別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去做所謂的“溝通”,因為這樣的溝通會讓兩個人處于一種“敵對”的狀態(tài),這股怨氣就像刺一樣,彼此傷害,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加重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在冷靜一段時間之后去與對方做溝通,但請記住千萬別忘了一個前提:一定是你能確認自己是可以心平氣和地與對方溝通的時候,才去交流,否則我們都是帶著“怨氣”的,但凡別人的話不如己意,又會引起矛盾,就會兩敗俱傷,傷人傷己。
2、表達情緒感受,別指責對方:在溝通的過程中,還需要我們注意:表達情緒感受的時候,請千萬不要去指責對方行為的對錯!只用把自己的情緒感受表達出來就好,表達感受的時候也要清晰,不要模棱兩可,因為每個人對一件事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如果你不表達清楚,對方就可能誤解你的意思,比如,你想買個錢包給男友,花了很多時間去挑選,但男友告訴你他的錢包還可以用,你心里覺得失落,畢竟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如果你只告訴了他你難過的情緒感受,沒有講為什么產(chǎn)生這種情緒的原因,他必然會不理解,為什么很小一件事你會這么難過,所以在我們表達感受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表達清楚讓對方知道,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在表達情緒感受時,我們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這種感受,讓對方更清楚地知道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更能理解你。比如這樣的陳述: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挑選錢包,想給你換個錢包,你說你的錢包還可以用,這件事讓我覺得心里有點失落、難過,這種感覺就好像不小心被針刺了一下,有點痛又有點無奈。
二、明確你的需求
男女思維存在很大差異,以及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截然不同,這些差異都提醒著我們:能明確需求的溝通是最有效的溝通。在我跟我老公的相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的溝通是基于需求明確的基礎上的話,溝通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兩個人都能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既滿足了我(作為女生)對“愛”的需求,通過明確告訴對方我希望你怎么做,又可以讓伴侶懂得如何更好地愛你,這樣的溝通,何樂而不為呢?
1、表達需求一定要具體化:你的需求就是你希望通過溝通想要達到的結果是什么。當我們在溝通中表達想要什么的時候,請一定要具體化。你希望對方可以做什么,你就直接明確地告訴他,我們身邊很多人容易“高估”自己和對方的能力,自己只講了一次,就希望對方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了,這真的是很難的。在職場中,領導在對下屬傳達任務時,是需要重復5遍的:我講一次、你重復一次、你說說你的理解、實施過程中哪些情況可報告/可不報告、任務獨立交給你你會怎么完成,這樣的重復性表達是最有效的,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很多人都往往只講一次,就希望別人可以懂了,這種期望挺高的,反過來就會讓我們更失望,心里的怨氣也會更重。
2、持合理需求并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溝通的目的在于兩人攜手相伴走向更好,我愿包容你的缺點,你愿傾聽我的心情。在親密關系的溝通中,我們還特別需要注意這樣一點:需求要合理,如何做到合理呢?對對方的期待要合理,別把自己不該托付給對方的也放在人家身上,比如我們的情緒。我們可以托付一些具體事件,例如接送孩子上下學,但別去把自己開心不開心的情緒也托付出去了,伴侶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來讓我開心,但這并不是他的義務,他可以選擇滿足,但同時他也有權利可以不滿足你,無論怎樣我都選擇尊重。別做這樣的傻事:我愛你,但我不相信你。把愛托付給了對方,但又不選擇相信他,心里承受著煎熬,像是走在刀山火海一般難熬,干嘛要這樣折磨自己呢?
需求表達完了,我把自己的感情托付給了你,那我如何去保證我不受到“傷害”呢?既然你選擇了要托付給對方,那我們就要學會去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能在別人已經(jīng)滿足了我很多次之后,我依然不滿足,就比如你找不到一條路,對方已經(jīng)帶你走了很多次了,而你依然不去學習,記不住路,這樣是會給對方帶去很多負擔的,即使對方再愛你,他也沒有義務一直去滿足你,因為長久的愛要建立在相互的基礎上;ハ嘀С、陪伴,因為有你,我才更好。這或許就是一段親密關系最好的狀態(tài)了。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幸福的人,我愛的人愛我,我亦愛我所愛。
本文內(nèi)容圖片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