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1-27 瀏覽次數:3940
在我們認識這些所有的理論中有兩個共同的特征:
第一,所有的理論都認為人格包含一些一般的動機,所有人都具有或者說都產生這些動機。
第二,這些動機都是通過一段的心理過程發(fā)生作用,他們是行為的內部心理因素。
動機的本意是有內心喚醒指導行為向特定的事物和目標一種內部狀態(tài)。
比如:一個人因為當天晚上沒有睡著,這時他會被睡眠所驅動。
同樣動機在類型和數量上都會有所不同。
動機從屬于心理動力學領域。關鍵研究的是動機的學者強調內部心理需要和沖動的重要性,這些需要會引導人以某種可預見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動。
同樣動機也是其潛意識里的一部分,人們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人們不能完全意識到自己為什么存在一些幻想,去做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精神分析學家和動力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想象、自由聯(lián)想、投射都反應隱藏著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中的潛意識動機。
動機心理學家強調:
1人們在動機和類型上的強度存在個體差異
2這些相差之處是可以測量
3個體在對待不同動機上的數量上也具有時間上的跨越性
4動機的時間會導致不同生活事件的產生:事業(yè)和生活是美滿?
5動機同樣可以理解為“人們?yōu)槭裁慈プ鏊J為的事情”
動機與需要
默瑞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需要層次,每個個體需要都處于不同層次上水平。
提出了一系列的人類需要,每一種需要都涉及到:
第一一種特定的期望和意圖
第二包含著一種不同于其他或者產生共通的情感
第三因為一些特定的行為而用一些特質的名稱來命名。
動機與壓力
默瑞在心理學上另一大貢獻是對情境因素的思考方式
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需求,比如:如果沒有相應的環(huán)境壓力,那么個人親密需要就不會去影響他人。
默瑞同樣還他談到兩種環(huán)境:一種稱為:真實環(huán)境,另一種稱為:知覺環(huán)境。在一種特定之下的環(huán)境中,一個人所看到的情景可能與另一個人所看見的情形非常不同。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