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0-10 瀏覽次數(shù):1313
一位媽媽聯(lián)系我,非常焦慮的說高一的女兒不想上學了,她用盡了辦法,孩子動不動就哭,完全就沒有用。
在兒童青少年的咨詢案例中,厭學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孩子常常表現(xiàn)出焦慮、抑郁或者暴躁的情緒,跟父母關系敵對。
大多時候,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家長并不知道該如何求助,都是以自己的性格和經(jīng)驗去應對。直到孩子到了很糟糕的狀態(tài),讓家長感覺絕望的時候,才會尋求專業(yè)的幫助。
其實在孩子最早出現(xiàn)厭學情緒時,有幾個方面是家長最容易犯的錯,如果能夠避免這些,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就能夠幫助孩子走出來。
01
不問原因,直接各種大道理;
曾經(jīng)有位媽媽跟我說,孩子幾個月前跟她說不想去學校了,讓她給找個心理醫(yī)生。她覺得孩子太作了,完全沒有當回事。她告訴孩子這個階段啥也別想,好好讀書,沒想到孩子變得越來越?jīng)]精神,后來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中度抑郁。
后來在咨詢中,我了解到孩子實際上是遇到了情感問題,本來想引起媽媽的重視,跟她說說,可是媽媽根本就沒問原因就講了一通道理。她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狀態(tài)越來越不好。
在不想上學的孩子當中,有一定比例是得了場所恐懼癥(入學恐懼癥),孩子本身有上學的意愿,但是克服不了身心的痛苦,走不出去。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偷懶,沒上進心或者是找借口,讓孩子本來就很無助的狀態(tài)更增加了壓力。
02
無法克服自己的焦慮,不斷的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如果執(zhí)拗的不去學校,都會給父母帶來很大的壓力。這部分壓力如果不能有意識的消解,就會轉(zhuǎn)化為焦慮。很多爸爸媽媽因為孩子不想上學,而天天心頭烏云密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極容易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其實孩子都是經(jīng)歷了他無法承受的壓力,才會躲避學校,也就是說孩子差不多已經(jīng)趴下了。如果再來承受父母的情緒,會讓他更難站起來。
03
缺乏耐心,希望有方法讓孩子立即改變;
很多父母因為孩子不想上學,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好話也試過。沒辦法了去找心理老師,上來就想要個立馬解決的方法。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做父母的著急是非常值得理解的。然而要想最快的解決的首先一項,就是不能著急,因為這個著急也是負面的,會阻礙孩子的恢復。
曾經(jīng)接過一個高三男生的案例,學習成績本來不錯,卻突然決定退學,計劃以后去學個技術,不想考大學了。父母非常著急,所有的道理都講了,他也聽不進去。
第一次咨詢,本來安排了一個半小時,快結(jié)束時孩子表示還有很多想說的,溝通下來用了三個小時。孩子講述了在學校的很多重要經(jīng)歷,包括跟老師的矛盾,同學給自己起外號的糾紛等等。
他說自己每天都很壓抑,感覺快承受不住了,傾訴出來之后,就放松了下來。我們又聊了高考的意義,我告訴他這是他自己的事,一定要認真考慮。孩子第二次過來咨詢時,就告訴我決定繼續(xù)讀書,要參加高考。
這個案例也說明了,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有多重要,看到表面問題的時候,找到原因是很重要的。要相信孩子的任何選擇背后一定有重要的影響因素,理解他,并且爭取信任,獲得他的真實表達,都能幫他消化負面的情緒。
上學的壓力消除了,他就會恢復到正軌。
不管到哪里,并不存在一種普適性的能立馬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過程,多一份耐心,給予一定的時間是必要的。
很多孩子最終恢復過來,從厭學到對學習從新建立起興趣,或者從輟學到回到學校,都要經(jīng)歷幾個月的時間。
04
不關注整體的家庭關系
絕大部分不想上學的孩子,根源上都與家庭關系緊密相連,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快點好起來,但是又不想用心參與。然而這是沒有人能夠替代的,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就像給幼苗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一樣,極為重要。
曾經(jīng)有個初一的女孩被媽媽帶過來,孩子咨詢的過程中一直在哭,我要求跟她單獨聊聊,媽媽出去后,她才告訴我,父母經(jīng)常吵架,有時候還會動手。她覺得自己越來越自卑,課堂上總是沒精神,很想離開這個地方,想出去打工,不想繼續(xù)讀書了。
對于孩子的情緒我做了處理,之后跟她媽媽談到這部分,她顯得非常焦慮。她表示心里非常糾結(jié),為了孩子不想離婚,但是孩子又變成這個樣子。因為不知道怎么改善跟老公的關系,覺得自己也到了死胡同。
這個案例中,我一直爭取讓夫妻雙方都參與咨詢,孩子爸爸開始并不愿意配合,后來為了孩子才過來。類似這樣的情況,孩子痛苦的根源就是父母的關系,當這一點能有所改善,孩子的狀態(tài)也會跟著好起來。所以說,很多時候,解決孩子的問題不是找孩子,而是要找父母。
總的來說,遇到孩子說不想上學的時候,先穩(wěn)定住自己的情緒,詢問原因,充分的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予他一定的時間,都能夠幫助孩子最快的擺脫這一困境。
如果感覺無力,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者是也知道有比較復雜的原因,家長已經(jīng)無法解決,就需要盡快尋求專業(yè)的幫助,避免使孩子錯過回到學校的機會。
文內(nèi)容圖片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