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8-22 瀏覽次數(shù):1689
1.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問題操碎了心,其中最容易被詬病的是注意力問題。
一位媽媽形容自己孩子晚上寫作業(yè),寫兩個題,愣十分鐘,再憋幾個字,上廁所蹲半小時,再背幾個單詞,出來吃水果花二十分鐘。寫作業(yè)異常煎熬。很多老母親表示,看孩子寫作業(yè),能當場直接暴斃。
去學校找老師了解情況,老師也反映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開小差。
怎么辦呢?訓練注意力吧。然而,效果了了。
講道理吧:上課要認真聽課,寫作業(yè)要注意力集中,只有這樣才能成績好,才能上好學校,有好前程。聽到耳朵結(jié)垢,也沒用。
2.
注意力問題,跟大家的理解可能有偏差。除了先天性的注意力缺陷障礙,大多注意力是人為被破壞的。
我們經(jīng)常誤以為注意力問題,是意愿問題。好像孩子明白事理了,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就不會走神了。
其實注意力是能力問題,很多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因為能力受到了損傷。
這不好理解。因為我們明明看到他打游戲能堅持五六個小時,尿都能給憋回去;和朋友聊天,能聊到晚上一兩點;拼樂高能玩一整天不疲倦,他怎么看都是能夠集中注意力的。
難道他是選擇性注意力不集中,僅僅在學習的時候發(fā)作?你猜對了。就這么氣人。
這是什么道理?
原因如下:
① 1歲半左右的孩子,處于細節(jié)觀察的敏感期,這是有意注意力(指要暗示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生理現(xiàn)象)的發(fā)展時期,但是這個時期,孩子們喜歡一些臟亂的東西,會經(jīng)常遭到喝止;蛘咚约阂坏┩纥c什么,家長們總喜歡跟著后面不停地說話,抱一抱,親一親。一刻不得安寧。
② 當孩子學習之初,需要通過做題練習思考,發(fā)展注意力品質(zhì)的時候。很多媽媽就陪在身邊監(jiān)督作業(yè)。孩子一停頓,媽媽們就開啟雷鋒模式,怎么了,出什么問題了,哪道題不會嗎?要不要媽媽來幫你?要么就開啟侍女模式,要喝牛奶嗎?要吃水果嗎?累不累,要不要歇一下?要么就是獅吼模式,天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你笨死算了。
注意力和深度思維,都需要思考的時間去發(fā)展。這種長期處于干擾環(huán)境的孩子,這兩方面的能力都將受到損傷。
③ 現(xiàn)在的孩子成長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比起書本,有很多更能收割注意力的游戲、電視、動漫、小說橫空出世,在爭奪孩子注意力方面,商業(yè)套路實在太多了,防不勝防。而這些東西的內(nèi)容之精巧、感官刺激之豐富,完全不需要孩子有主動注意力,就可以沉浸其中。
④ 孩子的注意力的長度是隨著時間增加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有意注意的時間大約只有5-15分鐘,7-10歲的孩子能持續(xù)20分鐘左右,10-12歲大約是30分鐘。而我們學校課程的設(shè)置,對孩子的注意力的要求,遠遠高于孩子注意發(fā)展的階段。
也可以理解為,學校為孩子們提供的玩耍的時間太少,而對他們思維訓練的時間過早,也過長。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枯燥,無聊,損傷注意力。
3.
注意力的關(guān)鍵就在于,他需要主動性,學習尤其需要主動注意力。孩子們需要主動的觀察思考,才能把書讀好。
但是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和外在環(huán)境,都在削弱這種主動性。
好多孩子被養(yǎng)得既不愿意動身子,也不愿意動腦子。他們只喜歡動手指。
現(xiàn)在家庭孩子都少,不符合經(jīng)濟學上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定律。當所有的雞蛋都在一個籃子的時候,家長們誠惶誠恐,總想著怎么讓這個蛋效用最大化。結(jié)果在大部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外力總比內(nèi)力大,總比內(nèi)力多。
所以最常見的教育模式就是精疲力盡的家長和想方設(shè)法偷懶的孩子。這種貓鼠游戲,很多家庭天天都在演。家長們關(guān)于如何把孩子的事情變成自己的事情這一點上,頗有建樹。
雖然我列舉了很多破壞注意力的方式,我覺得最破壞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孩子感覺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為別人做的。
為什么學習的時候注意力渙散。打游戲、看電視、聊天的時候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事情,這個時間是屬于他自己的。學習時間是他被迫履行學生責任的時間,是不得已而為之。
4.
所以注意力的養(yǎng)成,也很簡單,把孩子的事情交給他自己。
讓他爬,讓他摸,讓他玩耍,讓他臟兮兮,讓他摔跤,讓他自己吃飯,讓他亂七八糟給自己穿衣服,讓他自己寫作業(yè),讓他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間……允許他以孩子的節(jié)奏和方式去成長。
把他的事情交給他自己的同時,就交給了他一份自由和一份責任。自由是成長所需要的空間,責任是成長的戰(zhàn)利品。
注意力品質(zhì),還與另外一個因素息息相關(guān),那就是熱愛。一個孩子會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投入時間和精力。就像我家寶寶,最近迷戀上駕馭我的高跟鞋,每天都穿我的鞋子,練走路,一不小心摔一跤,爬起來繼續(xù)?梢姡⒆觽兲焐哂芯劢棺约合胱龅氖虑榈哪芰。
所以要想辦法把學習變成他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想辦法,動腦子。武俠小說里面,所有的大俠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內(nèi)力深厚。一個人內(nèi)力被廢了,招式就變成了花架子。
這一點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相同,喪失了內(nèi)驅(qū)力,學習就變成做樣子了,學不精學不深。所以一旦孩子被逼得,內(nèi)力完全癱瘓,他學習時就像丟了魂。
5.
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單獨拿出來說一下。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身體發(fā)育,進入第二性征期,荷爾蒙分泌旺盛,但是他們沒有合理的方法疏散,就會壓抑青春期的沖動。最終會把他注意力放在發(fā)型、衣服、身體的姿態(tài)、皮膚、回味與同學說話的內(nèi)容、觀察自己心儀的人等等一系列事情上。而不能集中精力學習。
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力比多彌散。也就是一個人無法將自己的驅(qū)力有效而集中地投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女孩更多見。
關(guān)于這種現(xiàn)象曾奇峰老師提了幾點建議:
一,讓孩子回到人群,多參與集體活動;二,多參加體育運動;三,可以通過看推理類和哲學宗教類書籍來提高認知能力。
6.
注意力問題,是個廣泛存在的問題。·那些多年如一日能專注的人,大多干得不差。
別說孩子,你出門在外,手機沒電了,你是不是急得好像有人要召喚你去拯救世界;丶乙豢,除了瞎聊的,沒人找你。
注意力好,本就是個稀缺品質(zhì),實在不必太苛求。想想你我自己,不是早就原諒自己,干什么的時候都低著頭玩手機嗎?陪孩子、陪老人、甚至開會、工作的時候,也沒少玩。咱自己注意力又能集中到哪里去?
就像在很多家庭里,出現(xiàn)的畫面,爸爸媽媽躺在沙發(fā)上,咧著嘴看著手機樂,一邊頭也不抬地訓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打游戲、看視頻,不好好讀書,像你這樣以后能干嘛?
孩子說:以后想跟你一樣,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打游戲、看視頻。
果然是,言傳不如身教。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做的專注力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的專注時長與陪伴他的成人的專注時長密切相關(guān)。實驗發(fā)現(xiàn),在與孩子互動時,成人專注度高的,孩子能專注的時間是其他組的4倍。
所以他們認為注意力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保護出來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要從改善陪伴他的成人的行為開始。大人如果陪伴時心不在焉、敷衍、看手機、沒耐心,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品質(zhì)就差。
如果我們關(guān)心孩子的注意力,需要提高自己陪伴的質(zhì)量,且遵循以下原則:不主導、不打擾、不控制。
作者:劉純婷 心理咨詢師,自由撰稿人。基礎(chǔ)教育行業(yè)從業(yè)十年,關(guān)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成長。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內(nèi)容圖片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