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4-19 瀏覽次數(shù):2391
來源 | 臺灣《牛頓》雜志
英文心理學“psychology”的字源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公主Psyche(意為靈魂),神話本身即蘊含了豐富的心理色彩:
美麗的Psyche一直找不到能與之匹配的理想夫婿,她父親(國王)去請教太陽神阿波羅,阿波羅說Psyche必須穿著喪服,獨自到山頂?shù)群,有一只長著翅膀的蛇會帶她走,娶她為妻。于是Psyche獨自到山上等候,醒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在一座輝煌的宮殿里。每天晚上,一個男人于黑暗中來到她身邊,和她溫存。他告訴她,如果她信任他,就不要想看他的容貌。
但由于自己的好奇,也因為姊妹的慫恿,Psyche終于忍不住在某個晚上,等對方睡著后,拿一盞燈去照他。她看到了一個非?∶赖哪腥,也就是愛洛斯(Eros,愛神)。被燈火驚醒的Eros倉皇逃走,后悔莫及的Psyche想藉完成幾項任務(wù)來贏回丈夫,吃盡千辛萬苦,終于通過了考驗,但她的容貌卻因此變得非常憔悴丑陋。于是在母親的建議下,她使用美顏劑以便能重獲Eros的歡心,但摻了毒藥水的美顏劑卻使Psyche長睡不醒。最后,Eros來拯救賽琪,用箭尖觸醒了她。在天神宙斯的祝福下,Psyche和Eros的婚姻成為不朽,“靈魂”和“愛”永遠不再分離。
神話提供我們寓意深長的象徵。美麗的Psyche如果不去追究她“另一半”的真面目,則她將保有單純的幸福,但出于好奇心,她似乎又必然地會以“懷疑之光”去燭照他。人類若不去追究宇宙及人類自身的“真面目”,也將像猴子一樣保有單純的幸福,但出于好奇心,人類似乎也必然地會以“理性之光”去逼視自己“靈魂的另一半”,結(jié)果就產(chǎn)生了“心理學”。
這種逼視,使原有的幸福和諧發(fā)生動搖,Eros倉皇遁走,Psyche在層層考驗下變得丑陋。而人,在像密格蘭的種種心理“實驗”下,也蝕落了虛幻的高貴與尊嚴,表現(xiàn)出“丑陋”的行為。
Eros可以說是活在“觀念世界”里的人,他只在黑暗中才來到Psyche的身邊,Psyche的外貌如何無關(guān)緊要,他甚至告訴Psyche:“如果你相信我,就不要想看我的容貌!倍鳳syche卻是一個活在“表象世界”里的人,她一定要看清楚她另一半的外貌,而且相信Eros也是一個注重“表象”的人(看重她的美貌)。
如果Psyche不以美顏劑化妝,保留她因歷經(jīng)劫難而變得丑陋的容顏,Eros還會再愛她嗎?神話本身并未回答這個問題,它似乎應(yīng)該由“Psyche小姐體內(nèi)的魔鬼”所化身的“心理學”來替我們回答。
答案會是什么呢?我只知道,以箭尖觸醒沉睡賽琪的Eros,絕不會是以科學為標榜的心理學家。他,將是一個來自觀念世界的人。
本文內(nèi)容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