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11-8 瀏覽次數(shù):1604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但是,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目的。
那么,什么樣的懲罰才有用呢?
有三個辦法可以借鑒:
·面對一個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實,才能不冤枉他,讓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中國文化中對懲罰有這樣的原則:“有心為善,其善不貸;無心為惡,其惡不懲!币馑际钦f,成心做好事,不必去表揚,無知犯錯誤,不必去懲罰,而明知故犯者,一定要嚴懲。對于無知犯錯的孩子來說,比懲罰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當過校長。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個男生用磚頭砸同學(xué),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
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先生明白教育小男孩的契機來了,他掏出一顆糖給這個同學(xué),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苯又,陶校長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xué),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摸了摸頭,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行知又說道:“據(jù)我了解,你打同學(xué)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陶校長,我錯了,同學(xué)再不對,我也不能打他”
陶校長于是又從口袋里掏出一顆糖,說:“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發(f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jié)束了!
男孩拿著四塊糖果,帶著感動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孩子是一個“矛盾體”,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有純正品質(zhì)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就像四份愛心,讓小男孩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愛,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氣。
·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批評是必要的,但有時寬容的效果更佳。
在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墻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弟子違反寺規(guī),翻墻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然聽到墻外一陣響動。隨后,一位小和尚翻墻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院落。這時,小和尚才發(fā)覺,剛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這事不小,頓時令小和尚驚慌失措,瞪目結(jié)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老禪師以很平靜的語調(diào)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師傅并沒有厲聲地責備小和尚。
一句平靜話語,讓小和尚頓悟,內(nèi)心成長了許多。從這之后,小和尚再也沒有偷偷出去玩,從此專心致志學(xué)習佛家經(jīng)典著作,領(lǐng)悟人生道理。
家教也是如此,家長要善于運用寬容的力量,讓孩子內(nèi)心深處受到觸動,獲得前進的力量。
寬容的力量,往往會帶來一個圓滿的結(jié)果。
.要讓做錯事的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對自本老人居住在關(guān)國。一天,一只球飛來,打碎了他家的玻璃。老人說:“可能是踢球的孩子打碎的,按照東方的習慣,此時肇事者的家長應(yīng)放出來賠禮!钡,直到天黑,都沒有人出來對這件事負責,老人心里很不爽。
第二天一大早,一輛汽車停在他家門口,車上跳下來一個黑皮膚的男孩子。
“對不起,先生,昨天的玻璃是我打碎的,可是,昨晚玻璃店關(guān)門了,只好今天一早賠給您!蹦泻⒄f完,從車上搬下來一塊彩色玻璃,安裝上去。
老人很感動,進屋拿出一包剛剛買來未開封的糖,送給這位黑孩子,以示感謝。不一會兒,黑孩子的父母出現(xiàn)了,他們退回了這包糖,客氣地說:“我們的孩子犯了錯誤,不應(yīng)該得到這樣的獎勵。”
日本老人十分感慨。
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多么有效的方法。不用打罵的方法,只用讓孩子知錯改錯的行動,就足以讓孩子受到教育了。
本文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文章只提供學(xué)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
預(yù)約電話: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龍蟠中路329號(陶然苑)203室 (南京電視臺對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東中路奧體名座E座805、806
微信公眾號
助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