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9-9 瀏覽次數(shù):2607
今天給大家介紹24種常見的心理認知偏差,這24種心理認知偏差又主要是由兩大原因引起的:
一個是“內(nèi)部視角”,即我們?nèi)祟悆A向從自身的角度看待問題;
另一個是“思維懶惰”,即我們的大腦傾向偷懶而不是理性地思考。
所以下面就分這兩大類給大家介紹,但因為種類太多,就不進行詳細說明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尋資料了解。
內(nèi)部視角
01
損失厭惡心理
相比得到產(chǎn)生的喜悅感,我們更厭惡失去產(chǎn)生的悲傷。
換句話說,損失100元產(chǎn)生的價值與得到100元的產(chǎn)生的價值之和,在我們的心理上看來是負數(shù)。
02
避免痛苦否認
我們傾向通過不承認或不正視事實的方式來逃避痛苦。
為了不讓自己痛苦,我們不愿意談?wù)撘l(fā)痛苦的事情,即便通過反思那件事可以獲得有益的教訓。
04
反饋一致傾向
傾向根據(jù)他人的行為做出一致反應(yīng),即以怨報怨,以德報德。
可以分為三類:無意識自發(fā)的、有明顯虧欠感的、妥協(xié)—退讓原理。這種傾向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益處,但也容易被人利用。
05
樂觀主義傾向
高估自己做成某件事的可能性,同時低估自己遭遇某種不幸的可能性(僥幸心理)。
06
自視過高傾向
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擁有物品的價值或其他與自身相關(guān)(熟悉)的事物。
07
過分關(guān)注傾向
傾向高估自身言行舉止受到他人關(guān)注的程度,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焦點”效應(yīng)。
08
自我驗證傾向
傾向在記憶中只尋找可以證明自己所相信論斷的證據(jù),而忽視那些反面的事實。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很多人相信星座說,因為他們在生活中關(guān)注的東西驗證并強化了起初持有的觀點,卻沒有注意到那些反面證據(jù)。
09
虛假同感偏差
會高估別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投射),將與自己不同的感受、觀點或行為等視為是錯誤的。
這個在文案寫作和營銷推廣中往往會造成“自嗨”現(xiàn)象,自己感覺非常良好,以為別人也會產(chǎn)生同樣的感覺跟著一起嗨,結(jié)果然并卵。
10
基本歸因錯誤
人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于內(nèi)部(性格、能力)歸因;而在解釋自己行為時,傾向于外部(環(huán)境)歸因。
比如,我之所以考得不好是因為天氣太熱了,讓人靜不下心來,而小A考得不好是因為他本來學習能力就差,還不好好努力用功。
思維懶惰
01
從眾傾向
傾向模仿周圍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
02
權(quán)威效應(yīng)
易于相信或服從地位高、有威信的人。
03
保持一致
喜歡一致并傾向保持一致,抗拒改變,可以理解為習慣的“慣性”。
04
專業(yè)偏見
傾向用自己專業(yè)領(lǐng)域的視角,去看待身邊所有的事情。
比如,一個經(jīng)濟學家傾向用本專業(yè)的知識去解釋任何社會現(xiàn)象,而忽視其他不同領(lǐng)域的解釋,“在拿鐵錘的人看來,所有的事物都是釘子”。
05
刻板印象
對一個群體固有籠統(tǒng)看法,而忽視個體差別,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非常普遍。
06
第一印象
首次產(chǎn)生的印象會對人們的認知產(chǎn)生重大影響。
07
簡單聯(lián)想
傾向于根據(jù)事物產(chǎn)生的簡單聯(lián)想進行快速判斷。
例如看到腦白金我們就會想到,過年給爸媽送禮就送這個,看到可口可樂我們就會想到歡樂的場景。
08
幸存者偏差
只考慮“幸存者”提供的信息,而忽視“死人”無法提供的信息。
看見在股市上大賺特賺的人,就以為在股市賺錢很容易,卻忽視了那些在股市上被收割的大批“韭菜”們。
09
即時因果傾向
傾向認為現(xiàn)在的結(jié)果都是由當下的行為導致的,而忽視時間的延遲。
比如小明今天去打籃球時表現(xiàn)比較好,就認為是因為上場前喝的那杯飲料,而實際原因卻是小明的持續(xù)練習獲得了效果,只是比較緩慢而已。
10
對比錯誤判斷
傾向于通過簡單對比來進行判斷,而忽視其他因素,于是造成錯誤決策。
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的套路就是先給你看幾套差的房子,再給你看一套相對不太差的,你就會覺得最后那套不錯并決定購買,然而實際上這一套還是很差的。
11
可視錯誤定價
只考慮看得到的價值,而忽視潛在的價值,從而錯誤地減少或增加投資力度。
比如鍛煉身體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的回報相對來說比較緩慢不明顯,于是我們就減少在這上面的投入時間,而將時間花在打游戲上,因為會立即產(chǎn)生明顯的愉悅感。
12
避免懷疑傾向
傾向盡快做出決定、消除懷疑,因此往往只考慮顯性的簡單因素,而回避復(fù)雜的隱性因素。
避免懷疑是避免自己的大腦中存在懷疑的情緒,從而可以讓我們不會焦慮地總想著它,但這種傾向往往會使得我們在面對重大事件時不仔細考慮就匆忙做出決策,造成不良后果。
13
獎勵/懲罰反應(yīng)
獎勵會促使人們做某事,懲罰會避免人們做某事(激勵機制、超級反應(yīng))。
14
喜歡/討厭偏見
人們會因喜歡而忽視缺點,會因討厭而忽視優(yōu)點,并產(chǎn)生偏愛與偏恨聯(lián)想(暈輪和負暈輪)。
15
Lollapalooza傾向
這個詞是芒格自創(chuàng)的,就像一種魔法咒語,指各種傾向共同作用造成重大的認知偏差。
以上的這些傾向往往是多個一起作用的,于是相互之間就像產(chǎn)生“化學反應(yīng)”一般,影響會成倍增加,從而造成重大后果。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被這些心理認知偏影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們不了解,于是它們就會悄悄地起作用。
而一旦我們知道了這些心理認知偏差,在自己產(chǎn)生想法的時后有意識地思考并避免它們的影響,就會對我們的認知準確度有很大的提升!八伎妓伎嫉乃伎肌薄
小彩蛋:針對這些心理認知偏差,推薦有用的3個方法,幫助大家更客觀更理性地做決策。
1
引入外部視角
除了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待問題,還要盡量把自己當作別人,盡量拋棄主觀因素,想象它們會怎樣看。
2
引入外部意見
我們在做決策時,一定不能讓自己處于信息封閉的狀態(tài),要多收集外部的不同信息和意見用來輔助參考。
3
利用核查清單
就是將常見的認知偏見或思維誤區(qū)一一列出來,寫在一張紙上,每當做重大決策時就一一對照,看自己是否陷入了這方面的錯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