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3-29 瀏覽次數(shù):2211
有一個讀者的后臺留言:
“談戀愛之前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戀愛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回我消息超過半個小時,我就會胡思亂想;他發(fā)的朋友圈動態(tài)有一段時間沒有我,就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對我的感情變淡了;我甚至悄悄留意他在微博跟誰互動,他前女友的動態(tài),希望能清清楚楚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么。我知道自己沒有安全感,需要他不斷給我明確的愛,才能心安。”
“我很焦慮,緊張他是因為真的很愛很愛他,有時候嘮叨他的小毛病不過是希望他能夠變得更好,畢竟真的很想跟他天長地久。他卻說越來越受不了我的無理取鬧,難道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愛意也有錯嗎?”
其實,愛情里面對對方表現(xiàn)出占有欲很正常,但一旦對方覺得你管得太多、讓他覺得被束縛了,就是你需要思考各自合理邊界的時候了。
/ 關于控制欲,也許你有些誤解 /
所謂控制欲,是指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和事達成想要的結果,以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期望。
每個人生來都有控制欲,還是嬰兒的我們就覺得世界圍著自己轉(zhuǎn),母親是自己的專屬。
很多人以為控制欲只是出現(xiàn)在戀人之中,甚至是比較極端的人格,這是一種誤解。在控制欲面前,沒有人是例外,但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欲存在問題的人卻不多,更多的人把自己控制欲的表現(xiàn)稱之為“關心”。
其實關心和控制完全是兩碼事,“關心”關注的是對方的心理感受與情緒,而“控制”其實只是在意自己的感受與情緒。
很多在愛情中控制欲強的人往往會拿“自己太愛對方”,“自己是在關心和擔心對方”,來作為控制欲過強的借口。
就好比很多父母強行干涉孩子的生活,總是拿孩子聽自己安排等同于“孝順”,而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愛的表現(xiàn)。
這種看似“為他人好”的行為,卻在不自覺傷害了對方,也讓自己陷入了被控制欲所控制的惡性循環(huán)里。
/ 我們這一生都在控制與反控制 /
控制欲的根源往往是安全感匱乏、缺乏自信。當一個人感覺自己非常缺乏安全感時,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時,往往會找身邊親密的人索取。內(nèi)心的焦慮不安,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是實施操控,以獲得掌控感。
控制者的焦慮是相似的,控制的方法卻多種多樣。有的在制造對方的負罪感,例如“我對你那么好,為什么你就不可以按我說的去做?”;有的則是通過威脅來達到目的,例如“你敢這樣做,我就離開你”。無論哪一種,都會讓對方感到被壓迫,影響關系的發(fā)展。
控制自己的控制欲,需要你重新審視自己對人和事的期待,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控制控制欲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愛人,更是為了更好地愛自己。
而意識到自己控制欲的你,不妨問問,自己的控制欲是不是過強了?身邊人是否因此受到了傷害?自己又該如何與控制欲共處?
本文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