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3-24 瀏覽次數:2120
凡事拒絕讓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內化能力
很多時候,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卻輸給了情緒。
如何掌控情緒,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內化能力。
一個女孩業(yè)務能力很強,原本離職位提升只差一個機會,但是機會來了,任命的卻不是她,而是她的同事。
她非常郁悶,質問領導這樣做的理由。
領導明確告訴她:
業(yè)務能力不是問題,情緒掌握能力卻是致命的問題。失戀了,情緒失落,將工作置于一邊;工作上受委屈了,消極了,將任務一拖再拖。這些都是不懂得內化自己的情緒、過濾掉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負面情緒的表現,也許你認為是隨性,但當你的隨性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又怎么能夠活成最好的自己呢?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
有一種思維模式是360度思維,這就相當于看自己的后腦勺。這種思維模式需要借助兩點:一是抽象思維能力,就是將發(fā)生過的事情在腦海里重新演繹一遍;二是內化能力,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這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反省能力。
生活中很多不成功的人,不懂得用360度的思維模式去反思生活中的事情,內化負面情緒,從而明確告訴自己那些事不能做。
馮唐在《吐槽大會》說生活只有兩件特別簡單的 “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關你屁事”告訴我們不要過分關注他人的眼光,也不要太在意社會的浮夸,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拒絕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安靜地做自己。
“關我屁事”是說我們不要總是過分挑剔別人,要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不要想著去干涉別人的生活。
當你不去指責他人,不苛責他人,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你會發(fā)現喜歡你的人越來越多,愿意和你一起賦能的人越來越多。
那些總是渴望成功,但是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別人的身上,不斷抱怨別人的人,只能是水中撈月,月在,人卻撈不得,鏡中看花,花在,卻不屬于你。
o 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才能夠成就最好的自己。
做人有三層,你在哪一層?
o 第一層是本我,快樂原則。
只做自己喜歡的,從來不考慮別人怎么想。
快樂的結果是,身邊的所有人似乎都在為自己添堵。當“堵”成為一圈厚厚的墻,將你包裹其中,你會發(fā)現,再無快樂可言。
o 第二層是自我,受寵原則。
這種人是從小沒有受過指導,過分受到寵溺,過分關注自己的內心和情緒。在自己的地盤就很快樂,因為所有的人都圍繞著自己。
可惜,人不能一直被包裹子在糖紙里,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對別人造成的影響,最終只能是作繭自縛。
o 第三種是超我,反思原則。
這種人有反思能力,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當你知道什么不可以做,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才能活出最好的自我。
帶著鐐銬跳舞,當鐐銬為你的舞蹈服務,只能讓你的舞蹈更出色,反之,當你渴望一切無拘無束,反而跳不出最美的舞蹈。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刪除。
2025-8-2
2025-7-26
2025-7-25
2025-7-23
2025-7-22